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振忠 1 ; 吴敬民 2 ; 陈留根 1 ; 朱普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2.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稻麦两熟;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施肥技术;增产培肥效果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3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24-2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试验设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及配施其它肥料共4个处理,在稻麦两熟农田(江苏苏州)采用连续4年小区定位方法并辅以盆栽水稻微区观察,调查不同肥料处理的水稻增产效果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化肥处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稻、麦分别增产6.2%和3.7%;土壤生产力提高19.5%;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13.2个百分点,同时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供肥时间长且稳定。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化肥+猪粪处理的增产效果及土壤改良效应更优于秸秆+化肥处理。展示了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作物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并配以化肥或有机肥的施肥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可行途径。
- 相关文献
[1]保护性耕作对南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张岳芳,孙国峰,周炜,胡宇容,王鑫,陈留根,郑建初. 2015
[2]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季CH_4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王亚雷. 2010
[3]稻麦两熟制农田稻季温室气体甲烷及养分减排研究. 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郭智,肖敏,刘红江,王子臣. 2012
[4]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岳芳,陈留根,朱普平,张传胜,盛婧. 2012
[5]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张永春,吴彤东,施林林,周新伟. 2014
[6]淮北稻田套播麦的主要生育特点与施肥技术. 陈川,丁国霞,钟平,邵文奇,安凯先,石彦兵. 2008
[7]氮肥及氮磷肥配合使用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周兴根,刘明钟. 1989
[8]淮北地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探讨. 汪源,许轲,赵晨,陈芹,许方甫,姜恒鑫,霍中洋. 2021
[9]试论农业的清洁生产及其施肥技术. 张永春,孙丽,李庆康,辛红霞. 2003
[10]高品质设施黄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闫凯旋,万晨,顾伟业,华文煊,孙美艳,高兵. 2024
[11]螺旋藻优质高产规模化生产施肥技术分析. 徐跃定,张建英. 2009
[12]宁紫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尹晴红. 2008
[13]氮肥对淮北地区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易媛,刘静,王静,刘立伟,赵娜,刘东涛,马红勃,冯国华,张会云.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蜜源植物波斯菊花带对水稻害虫的防控效应
作者:郭智;徐广春;刘红江;岳骞;朱普平;盛婧
关键词:蜜源植物;波斯菊;生态田埂;水稻害虫;生态防控
-
非洲猪瘟病毒pK205R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燕;邹艳丽;何佳依;刘珊;苗雨润;任炜杰;王振忠;白昀;陈欢;钱莺娟;贾红;吴晓东;冯志新;郑龙三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pK205R蛋白;间接ELISA;杆状病毒表达
-
长江下游稻田不同种植制度的碳足迹分析
作者:严燕;季国军;胡乃娟;陈留根;郑建初;胡锋
关键词:碳足迹;粮食安全;种植制度;温室气体;土壤固碳;长江下游
-
非洲猪瘟病毒p30和pK205R双抗原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何佳依;邹艳丽;王燕;刘珊;苗雨润;任炜杰;王振忠;白昀;陈欢;贾红;郑龙三;吴晓东;冯志新;钱莺娟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pK205R蛋白;间接ELISA
-
收获前断水天数对优良食味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红江;倪新华;郭智;张丽萍;周炜;盛婧;陈留根;张岳芳
关键词:优良食味;水稻;收获前断水天数;产量;稻米品质
-
土壤改良基质对稻虾共作田土壤性状和稻虾生长的影响
作者:王子臣;陈震;管永祥;张岳芳;刘红江;朱普平;郑建初;马艳
关键词:土壤改良基质;稻虾共作;次生潜育化;复合菌剂;水稻产量;克氏原螯虾
-
油菜与鹰嘴豆、羽扇豆间作对P、Fe、Zn养分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
作者:岳骞;纪正青;盛婧;许乃霞;朱普平;王鑫;宗焦;郭智;李庆魁;朱曦
关键词:间作;生物量;油菜;有效磷;有机酸;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