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晨曦 1 ; 周文期 1 ; 周香艳 1 ; 刘忠祥 2 ; 周玉乾 2 ; 刘芥杉 1 ; 杨彦忠 2 ; 何海军 2 ; 王晓娟 2 ; 连晓荣 2 ; 李永生 2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株高;穗位高;BSA混池测序;基因定位;功能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4 年 50 卷 001 期
页码: 55-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株高属于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但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更与玉米的倒伏性和生物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以低剂量快中子(4.19 Gy)辐照诱变玉米自交系KWS39 获得的矮秆低穗位突变体为研究对象,该突变体命名为plant height reducing mutant-1(phr-1),开展了表型性状的田间调查分析,并利用phr-1×B73 获得的F2 分离群体,借助极端性状混池测序分析法(BSA-seq)及目标区段重组交换鉴定的方法,基于 B73 参考基因组对目标区段内的基因进行挖掘和功能注释,定位候选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在 1 号染色体Bin1.06 区间可能存在变异位点,进而利用大的分离群体结合目标区段多态性标记开发,将目标区段精细定位分子标记到Umc1122 和Umc1583a两个标记之间约 600 kb区间,该区段内存在一个控制株高的已知基因Brachytic2(BR2),BR2 编码一个调控玉米茎秆中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糖蛋白.候选基因测序结果表明,phr-1 是BR2 基因在第 4 个外显子处插入了 165 bp的序列,导致第 547 位氨基酸变为终止子,蛋白翻译提前终止.phr-1 的基因突变位点和变异方式与已报道的br2-1 单个碱基发生变异位点完全不同,通过等位杂交实验证明了phr-1 突变体就是br2-1 的一个新等位突变体,候选基因就是BR2 基因.本研究为玉米BR2 基因在玉米株高遗传改良中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 相关文献
[1]调控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候选基因Zmdle1的定位. 周文期,张贺通,何海军,龚佃明,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周玉乾,邱法展. 2023
[2]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调控机理研究. 周文期,连晓荣,刘忠祥,周玉乾,赵小强. 2021
[3]玉米株高主效QTL定位研究综述. 刘忠祥. 2018
[4]玉米株高主效QTL定位研究综述. 刘忠祥. 2018
[5]玉米株高主效QTL qPH3.2精细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刘忠祥,杨梅,殷鹏程,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8
[6]一个新的玉米silky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王晓娟,潘振远,刘敏,刘忠祥,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9
[7]一个玉米叶夹角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刘忠祥,杨彦忠,寇思荣,连晓荣,周玉乾,周文期. 2019
[8]玉米黄绿叶突变体表型鉴定及基因初步定位. 刘忠祥,寇思荣,连晓荣,杨彦忠,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周文期. 2020
[9]一个新的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6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王兴荣,张彦军,涂奇奇,龚佃明,邱法展. 2023
[10]亚麻LuWRI1a在旱盐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析. 李闻娟,王利民,齐燕妮,赵玮,谢亚萍,党照,赵丽蓉,李雯,徐晨梦,王琰,张建平. 2024
[11]施肥与刈割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刘艳楠,刘晓静,张晓磊,齐敏兴,蒯佳林. 2013
[12]糜子GRF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在茎分生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韦恒,刘天鹏,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李亚伟,郝子义,杨天育. 2024
[13]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主要矮秆基因型及其育种利用进展. 赵永萍,何瑞,袁俊秀,马瑞,倪胜利. 2024
[14]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下藜麦株高的响应性变化. 金茜,杨发荣,魏玉明,黄杰. 2018
[15]小麦重组近交系群体株高和千粒重的抗旱遗传特性. 杨德龙,张国宏,李兴茂,幸华,程宏波,倪胜利,陈晓平. 2012
[16]2种药剂不同施药方式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比较. 马永强,李继平,惠娜娜,李建军,王立,周天旺. 2013
[17]基于分离世代和RIL群体的亚麻株高遗传定位. 王利民,党照,赵玮,李闻娟,谢亚萍,齐燕妮,张建平. 2022
[18]小麦株高与赤霉病抗性间的相关性研究. 李力,袁小平,哈生礼,曹世勤,杨晓辉,刘爱红,梁琼,师鹏敏,王万军,李玲. 2024
[19]小麦株高发育动态QTL定位及其与水分环境互作遗传分析. 张国宏,杨德龙,栗孟飞,李兴茂,倪胜利,幸华. 2012
[20]兰州核不育小麦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 王世红,周宽基,张怀刚,冯毓琴,张永生,袁明璐.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
1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作者:连晓荣;周文期;杨彦忠;王晓娟;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配合力;遗传参数;优势分析
-
水稻卷叶等位突变体e202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
作者:周文期;强晓霞;李思雨;王森;卫万荣
关键词:水稻;卷叶;抗旱性;花发育;基因精细定位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刘忠祥;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李永生;周文期;杨彦忠;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