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氧化塘/人工湿地工艺净化微污染养殖池水体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增胜 1 ; 程果锋 2 ; 车轩 2 ; 朱浩 2 ; 吴宗凡 2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关键词: 氧化塘;人工湿地;养殖池塘;微污染水体;藻菌共生;生物膜

期刊名称: 中国给水排水

ISSN: 1000-4602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19 期

页码: 2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量富营养物质沉积于池底,造成池塘老化,养殖环境劣化,严重危害健康养殖生产。采用氧化塘/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净化上海市崇明岛前卫村中心湖养殖池塘的微污染水体,氧化塘内的纤维填料采用人工方式挂膜,上面附着的大量黄褐色絮状污泥与纤维填料立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无数张"网",强化了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形成了藻菌共生体系;人工湿地内的陶粒基质比表面积大,易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和吸附悬浮物。运行显示,该系统对COD、TN、TP、SS、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38.3%~59.4%)、(20.5%~60.2%)、(43.9%~58.7%)、(66.7%~95.2%)、(15.7%~50.7%);净化效果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夏季的净化效果最好。系统的最大处理水量可达441.5 m3/d,中心湖池塘的蓄水量约为7.0×104m3,因而湖水的最小交换时间约为170 d。

  • 相关文献

[1]水产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万红,宋碧玉,杨毅,倪朝晖,王卫明,熊帮喜. 2006

[2]生态浮岛处理微污染水体综述. 孙真,陈涵肖,付尚礼,张汉文,范烈文,李浩,刘欣,来琦芳. 2018

[3]海水养殖循环水净化系统中生物膜的一种快速构建方法. 王印庚,曹磊,张正,梁友,曲江波,翟介明. 2010

[4]人工湿地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Li Gu,李谷,Wu Huibi. 2008

[5]刺参池塘养殖青苔防治方法. 张传涛,赵炳然,曹金凤,孙祥山. 2016

[6]鳜鱼养殖池塘水体叶绿素a与16项水生态因子的关系. 赖子尼,余煜棉,庞世勋,杨婉玲,魏泰莉,夏莲. 2004

[7]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估算. 姜北,薛克,周遵春,潘玉洲. 2010

[8]“灭非灵”对观赏鱼养殖池塘中外来种尼罗罗非鱼的杀灭效果. 顾党恩,余梵冬,杨叶欣,马光明,胡隐昌,牟希东,徐猛,刘超,罗渡,韦慧. 2018

[9]淡水养殖环境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黄晓丽,陈中祥,汤施展,吴松. 2017

[10]上覆水类型及流速对养殖池塘底泥耗氧速率的影响. 林俊,程香菊,胡金鹏,余德光,谢骏. 2016

[11]之六 对虾养殖中后期亚硝酸盐过高问题的处理与预防. 杨铿,冷加华,文国,李卓佳. 2008

[12]养殖池塘增氧机制与装备性能比较研究. 徐皓,田昌凤,刘兴国,顾海涛,谷坚,黄一心. 2017

[13]珠江三角洲地区精养淡水鱼塘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 刘乾甫,赖子尼,高原,杨婉玲,王广军. 2018

[14]养殖池塘水质改良设备研究综述. 杨家朋,刘兴国,顾兆俊,田昌凤,车轩,邹海生,唐荣. 2017

[15]养殖池塘集鱼与起捕机械化的研究. 杨家朋,王健,刘兴国. 2019

[16]珠江河口区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浮游微藻的群落特征. 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刘孝竹,胡晓娟. 2012

[17]养殖池塘系统反硝化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范立民,裘丽萍,吴伟,陈家长. 2012

[18]江苏和云南两地罗非鱼养殖池塘沉积物总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关系研究. 李志波,宋超,裘丽萍,孟顺龙,范立民,陈家长. 2014

[19]哈尔滨地区养殖池塘中除草剂类农药残留及分布特征. 黄晓丽,高磊,黄丽,吴松,汤施展,王鹏,陈中祥,覃东立. 2019

[20]池塘蓝藻水华的产生及对养殖的危害. 姚雁鸿,何文辉,余来宁.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