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荚粒数相关QTL的Meta和Overview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莹莹 1 ; 李瑞超 1 ; 程春光 1 ; 赵圆圆 1 ; 刘春燕 1 ; 齐照明 1 ; 李灿东 1 ; 王囡囡 1 ; 蒋洪蔚 1 ; 陈庆山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研究所/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大豆;荚粒性状;Meta分析;Overview分析;候选基因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1821-18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荚粒性状与大豆(Glycine max)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ICIM)对两年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群体数据进行分析,获得7个与荚粒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并搜集了国内外已报道的154个荚粒性状相关QTLs。利用元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得到23个Meta-QTL区间,利用基于统计学原理的Overview方法对这些QTL区间进行优化。经Overview分析,获得13个有效的QTL区间,5个QTL区间被缩小到0.5 Mb。对Meta-QTL区间进行基因注释,获得687个基因,筛选11个基因作为候选基因。11个候选基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果实成熟等过程。本研究建立的实验方法及研究结果,对于大豆荚粒性状QTL定位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 相关文献

[1]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分析. 张维耀,王金星,宗春美,付春旭,王茂青,孙艳杰,胡国华,陈庆山. 2012

[2]大豆共生结瘤相关性状QTL定位信息整合及候选基因分析. 张艳娇,李长育,王锦辉,常慧琳,魏玮,马超,姜志浩,蒋洪蔚,刘春燕,尹振功,高山,金喜军,辛大伟,陈庆山. 2017

[3]大豆根长QTL的Meta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刘鑫,甄善继,王家军,王洋. 2023

[4]基于Meta分析的大豆百粒重的QTLs定位. 齐照明,孙亚男,陈立君,郭强,刘春燕,胡国华,陈庆山. 2009

[5]代表性春大豆种质资源叶片蔗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象然,张大勇,郑伟,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孙长恒,吴雨恒. 2024

[6]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高QTL定位. 于春淼,张勇,王好让,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王磊,胡凯凤,谷勇哲,邱丽娟. 2022

[7]大豆分枝数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qBN-18位点精细定位. 吴海涛,张勇,苏伯鸿,Lamlom F Sobhi,邱丽娟. 2020

[8]大豆蛋白含量主效位点qPRO-20-1的精细定位. 杨硕,武阳春,刘鑫磊,唐晓飞,薛永国,曹旦,王婉,刘亭萱,祁航,栾晓燕,邱丽娟. 2023

[9]野家杂交猪F_1代群体8个繁殖功能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张冬杰,刘娣,杨国伟. 2009

[10]玉米磷素相关根系性状Meta-QTL及候选基因发掘. 刘秀林,苗丽丽,薛永国,高明杰,蒲国锋. 2016

[11]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 郑洪亮,孙世臣,丁国华,王彤彤,赵宏伟,王敬国,刘化龙,韩笑,邹德堂,来永才. 2021

[12]咪唑乙烟酸药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Huang Chunyan,黄春艳,Wang Yu,王宇. 2011

[13]黑龙江省大豆和向日葵核盘菌的致病性分化. 石凤梅,孟庆林,马立功,刘佳,李易初,张匀华. 2013

[14]不同尿素混施对大豆生理指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Zhu Baoguo,朱宝国,Zhang Chunfeng,张春峰,Yu Zhonghe. 2012

[15]外源DNA直接导入(DIED)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 2002

[16]多元中微肥对大豆农艺性状、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Zhu Bao-guo,朱宝国,ZHANG Chun-feng,张春峰,Meng Qing-ying. 2014

[17]黑龙江省大豆施硫效果的研究. 申惠波. 1999

[18]施肥对大豆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忠杰,王春艳,王连敏,王立志,刘功. 2006

[19]外源DNA直接导入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钱华,李希臣,刘昭军. 2005

[20]大豆对SMV<,1>株系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刘丽君,吴俊江,高明杰,张淑珍,邱丽娟,郑翠明,谢华,郝连林.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