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沿黄灌区玉米套种针叶豌豆栽培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文雪 1 ; 杨思存 1 ; 马忠明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针叶豌豆;套种模式;产量;经济效益;沿黄灌区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09 年 05 期

页码: 9-12

摘要: 以玉米品种沈单16号和针叶豌豆品种MZ-1为材料,在甘肃沿黄灌区进行了玉米套种针叶豌豆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套种针叶豌豆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其中2行玉米套种3行针叶豌豆模式的优势最明显,为最佳套种模式,较单种玉米增产1950.0 kg/hm2,增加纯收益2896.7元/hm2;较单种针叶豌豆增产8752.5 kg/hm2,增加纯收益10693.5元/hm2。可在甘肃沿黄灌区及同类地区推广。对生产优势度和系统稳定性的分析表明,2行玉米套种2行针叶豌豆的模式还有进一步增产的潜力,且抗击外界微小干扰的能力更强。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肥减施量下玉米针叶豌豆间作体系的产量及效益. 卢秉林,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曹卫东,吴科生,杨蕊菊,崔恒. 2021

[2]针叶豌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2

[3]马铃薯与针叶豌豆套种的效果研究. 杨君林,马忠明,曹诗瑜,张立勤,王智琦,连彩云. 2008

[4]双垄全膜马铃薯套种豌豆对马铃薯生育期及病害的影响. 李建军,刘世海,惠娜娜,马永强,王立,李继平. 2011

[5]春玉米间作豆科绿肥作物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发生动态. 赵发福,郭建国,谢晓丽,张旭明,薛应钰,金社林. 2024

[6]陇中沿黄灌区胡麻宽幅匀播条件下肥料适宜用量研究. 刘广才,马彦,姚雪竹,于涛,袁容敏,许德蓉. 2021

[7]甘肃沿黄灌区主栽春小麦品种(系)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陈琛,袁俊秀,刘风,王炜. 2020

[8]沿黄灌区早熟春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冯会文,焦堂国,陶兴林,陈彩霞,闫积卓,朱惠霞,刘明霞. 2019

[9]甘肃省沿黄灌区甜瓜种植区Cd残留初步调查. 孔维萍,程鸿. 2016

[10]甘肃沿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成因. 杨思存,车宗贤,王成宝,霍琳,姜万礼. 2014

[11]甘肃沿黄灌区马铃薯/大豆套作效应分析. 杨国,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董博,张国宏,李城德,杨桂芳. 2017

[12]甘肃河西地区玉米不同间套作模式效益研究. 赵建华,孙建好,陈伟. 2011

[13]间作绿肥饲草与减施氮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卢秉林,包兴国,张久东,杨新强,杨文玉,李全福,曹卫东. 2015

[14]轮耕条件下土壤改良及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研究. 王平,陈娟,谢成俊,王国宇,温健,张丽娟. 2018

[15]不同覆土材料对双孢蘑菇打包料出菇的影响研究. 任爱民,张桂香,耿新军,王晓巍. 2019

[16]蔬菜专用肥在娃娃菜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杨君林,汤莹,冯守疆,赵欣楠,张旭临. 2021

[17]双孢蘑菇培养料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产应用效果研究. 耿新军,任爱民,张桂香,王晓巍. 2020

[18]钾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兰州百合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罗俊杰,王炜,陈军,叶春雷. 2020

[19]双孢蘑菇隧道发酵料在农法栽培中的菌包投料量对比试验. 耿新军,任爱民,张桂香. 2020

[20]配方施肥对洋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初报. 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杨君林,张旭临,邵明升,巩俊花.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