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佳璐 1 ; 高进 2 ; 孙爱 2 ; 温海深 1 ; 刘肖锋 2 ; 李文龙 2 ; 陈松林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菱鲆;大菱鲆心脏细胞系(SMH);GFP转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基因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7 期
页码: 1092-1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丰富海水鱼类细胞系的数量,提供更多的基因功能研究及病毒分离、鉴定工具,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细胞系,大菱鲆心脏细胞系(Scophthalmus maximus heart cell line,SMH)。该细胞系使用组织块法(tissue block method)启动原代培养,培养液是添加了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人类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抗生素、β-巯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2-ME)、hepes(4-(2-hydroxyethyl)-1-piperazineethanesulfonic acid)的DMEM/F12。结果显示,SMH形态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在培养液中生长分裂旺盛,经230 d传代培养,成功传至58代。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p EGFP-N3质粒转染SMH,发现GFP在细胞中成功表达,转染效率为40%左右。使用遗传霉素(geneticin,G418)对重组质粒细胞进行筛选,得到了一簇荧光表达效率高的细胞。染色体分析表明,具有正常二倍体核型(2n=44)的细胞占64%。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鉴定出该细胞系来源于大菱鲆。该细胞系的建立为大菱鲆功能基因及其他基于细胞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大菱鲆的病毒感染途径和分子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相关文献
[1]一株广温性大菱鲆肠道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樊瑞锋,王印庚,梁友,高淳仁,张正,李彬,翟介明,曲江波. 2011
[2]达氟沙星在健康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李健,常志强,韩现芹,赵法箴. 2011
[3]养殖大菱鲆黑瘦症的病原菌鉴定及杀菌中草药筛选. 王印庚,任海,张正,王岚,荣小军,廖梅杰,陈霞. 2012
[4]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比较. 王群,刘淇,李健,雷霁霖,孙绪文. 2008
[5]大菱鲆4个引进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侯仕营,马爱军,王新安,黄智慧,薛宝贵,杨志,曲江波. 2011
[6]小杂鱼携带细菌与大菱鲆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刘朝阳,王印庚,孙晓庆. 2009
[7]大菱鲆4个不同地理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 王新安,马爱军,侯仕营,黄智慧,薛宝贵,杨志,曲江波. 2010
[8]中国大菱鲆养殖20年成就和展望——庆祝大菱鲆引进中国20周年. 雷霁霖,刘新富,关长涛. 2012
[9]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 2008
[10]黄芪多糖佐剂对大菱鲆五联疫苗免疫增效作用. 邓楠楠,王印庚,张正,曲江波,廖梅杰,张辰仓,王忠华. 2012
[11]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的影响. 乔玮,宋协法,高淳仁,刘滨,雷霁霖,翟介明. 2014
[12]大菱鲆表皮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薛宝贵,黄智慧,周洲,马爱军. 2011
[13]恩诺沙星在养殖大菱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李娜,李健,王群. 2009
[14]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史秀清,王印庚,张正,廖梅杰,李彬,张述智,李华. 2015
[15]3种鲆鲽鱼精子和卵子表面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张世奎,刘海金,李忠红,张晓燕,王玉芬. 2010
[16]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发育期消化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特征分析. 史秀清,张正,王印庚,于永翔,邓威,李华. 2015
[17]精子冷冻保存对大菱鲆后代遗传结构影响的微卫星分析. 陈松林,刘云国,季相山. 2005
[18]大菱鲆免疫球蛋白轻链IgL全长cDNA的分离、鉴定及表达分析. 王贤丽,张玉喜,孟亮,陈松林. 2010
[19]异源冷冻精子诱导大菱鲆的雌核发育. 苏鹏志,陈松林,杨景峰,田永胜,翟介明,孙礼娟. 2008
[20]N-氨甲酰谷氨酸对大菱鲆幼鱼营养组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尚晓迪,陈春秀,贾磊,王群山,范文涛,赖玉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郑卫卫;徐文腾;刘洋;陈亚东;杨涛;席晓晴;刘志鸿;徐东;秦搏;陈松林
关键词: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遗传性别鉴定;基因组重测序
-
施氏鲟精子超低温冷冻前后的蛋白组学分析
作者:陈张帆;丁兰清;程鹏;胡谋;张婷婷;黄红涛;杜合军;陈松林
关键词:施氏鲟;精子冷冻损伤;差异蛋白;4D label-free
-
东星斑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中)
作者:梁友;陈松林;毛东亮;曾顺辉;李昶昊;李建海
关键词:
-
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的半滑舌鳎性逆转性状高效遗传解析
作者:宋禹昕;常中宇;高进;赵云峰;杨润清;蒋丽
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半滑舌鳎;性逆转;主成分;期望最大化算法;广义线性模型
-
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分析
作者:瞿诗雨;卢昇;陈松林;刘洋;周茜;王磊;徐文腾;宋煜
关键词:遗传参数;遗传力;豹纹鳃棘鲈;哈维氏弧菌
-
东星斑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上)
作者:梁友;陈松林;毛东亮;曾顺辉;李昶昊;李建海
关键词:
-
半滑舌鳎响应急性高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相关基因表达
作者:王润;刘洋;杨英明;王婧;张婷婷;林梦娇;王磊;陈松林
关键词:半滑舌鳎;急性高温胁迫;肝脏;细胞凋亡;抗氧化酶;热休克蛋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