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粒位上的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书强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粳稻;穗型;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sns);粒位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7 年 56 卷 06 期

页码: 1066-1071

摘要: 为了寻找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sns)的发病原因及其与穗型的关系,利用54个直立、半直立和弯曲穗型粳稻品种(系),研究不同穗型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不同粒位的分布。结果表明,直立穗型品种(系)的发病机率较大,而且发病严重,损失较大。直立穗型品种(系)每穗稻曲病粒数最多,半直立穗型品种(系)次之,弯穗型品种(系)最少,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3种穗型品种(系)的2次枝梗上总病粒数都比1次枝梗上的多。直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系)病粒数表现为穗中部>穗下部>穗上部,而弯穗型品种(系)则是穗下部>穗中部>穗上部。3种穗型品种(系)的病粒数在穗上6个部位的分布规律极为相似,都是在中部2次枝梗上分布的最多,上部1次枝梗上分布的最少;在穗上33个粒位的分布规律也很相似,病粒数都是在中部2次枝梗第一、第二、第三粒位和下部2次枝梗上第一、第二粒位上分布的较多,其中穗中部2次枝梗第一粒位上病粒数最多,而在上部1次枝梗上第一、第六、第七粒位分布的最少。每穗粒数过多,尤其是2次枝梗粒数所占比例多是利于稻曲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与穗型特点并无必然联系。

  • 相关文献

[1]两种穗型品种粒重和结实率在穗上不同粒位的分布差异. 陈书强. 2014

[2]粳稻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粒位效应分析. 陈书强. 2014

[3]水稻穗不同粒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比较.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4

[4]两种穗型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淀粉黏滞谱特征的比较分析. 陈书强,薛菁芳,杜金岭. 2012

[5]直立与弯曲穗型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蛋白质组分的比较.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5

[6]直立与弯曲穗型水稻穗上不同部位籽粒淀粉RVA谱特征的比较. 陈书强,薛菁芳,张文忠,马殿荣,徐正进,陈温福. 2011

[7]粳稻不同粒位上垩白及粒形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陈书强. 2014

[8]粳稻粒位间蛋白质及其组分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5

[9]粳稻粒位间淀粉RVA谱特征与其它品质性状的关系.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5

[10]粳稻不同粒位上粒重和食味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薛菁芳,陈书强,潘国君,王玉成. 2015

[11]不同穗型粳稻与稻曲病发生关系分析. 于艳敏,来永才,闫平,武洪涛,张书利,徐振华. 2019

[12]施氮方式与行距配置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刘俊峰,牟静怡,赵红艳,郭诗梦,李漪濛,梁超,周婵婵,王术,黄元财. 2024

[13]寒地水稻秕粒形成基础的研究Ⅱ.寒地水稻不同品种子粒灌浆过程的比较研究. 王连敏,王立志,李忠杰,王春艳. 2000

[14]直立穗型基因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董丹,陈书强,刘柏林,王嘉宇,徐正进. 2009

[15]黑龙江省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子粒灌浆特性. 薛菁芳,陈书强,杜晓东,潘国君,王玉成. 2014

[16]黑龙江省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子粒灌浆特性(英文). 薛菁芳,陈书强,杜晓东,潘国君,王玉成. 2016

[17]寒地粳稻不同穗质量类型品种穗部性状分析. 马瑞. 2013

[18]不同施肥时期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迎雪,张国民,陈胜勇,辛爱华,任洋,马军韬,肖佳雷,赵杨,王杨,左辛. 2010

[19]不同穗型寒地水稻高产栽培肥密模式研究. 潘博. 2015

[20]寒地粳稻不同穗重类型产量因子初探. 付久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