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瑞菊 1 ; 黄剑华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大麦;成熟胚;半胚;离体培养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0 年 03 期
页码: 20-22
摘要: 以大麦栽培品种沪麦10号的成熟胚为供试材料,将其纵向或横向一剖为二,经离体培养后,纵剖或横剖的半胚比整胚易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纵剖成的半胚,都能各自萌发、生长,发育成正常植株。
- 相关文献
[1]糯玉米的成熟胚培养. 何婷,王亦菲,陆瑞菊,陈志伟,杜志钊,张燕敏,黄剑华,沈雪芳,王义发. 2009
[2]共转化获得无抗性标记的转反义蜡质基因籼稻. 吴顺,萧浪涛,刘清,沈革志,王若仲. 2008
[3]大麦小孢子培养技术与育种平台的研究. 黄剑华,陆瑞菊,何南扬,龚来庭,王亦菲,孙月芳,周润梅. 2002
[4]一种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大麦杂交种快速鉴定的方法. 陈志伟,黄剑华,李梁,陆瑞菊,王亦菲,何婷. 2010
[5]糯玉米离体培养获取耐盐变异体. 陆瑞菊,何婷,王亦菲,陈志伟,杜志钊,张燕敏,黄剑华,陈佩度,沈雪芳,王义发. 2009
[6]观赏水草的离体培养. 孙月芳,陆瑞菊,周润梅,王亦菲. 2004
[7]火焰南天竹组织培养体系建立与优化. 周志疆,陈明亮,杨佩娟. 2019
[8]红蓝LED光照强度对非洲菊离体培养的影响. 殷丽青,孙翊,张永春,杨柳燕,陈敏敏,李心,李青竹. 2018
[9]百合杂种胚的离体培养. 沈革志,杨红娟,周根余. 1997
[10]光与碳源对非洲紫罗兰离体培养的影响. 宋献策,张建军,顾巧英,王奕. 2015
[11]非洲柠檬草的离体培养研究. 张智奇,周音,张建军,顾佳清,顾旭忠,徐桂林. 2007
[12]矾根'紫色宫殿'离体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孙翊,殷丽青,支月娥,庹晓庆,杨柳燕,张永春. 2019
[13]^60Coγ―射线辐愈伤组织诱发甘薯突变株. 郑海柔. 2001
[14]~(60)Coγ-射线辐照愈伤组织诱发甘薯突变株(英文). 郑海柔. 2001
[15]红掌“粉冠军”愈伤再生及组织学观察. 李水根,范晓芬,侯稚群,关媛,于中山. 2017
[16]提高粳稻花药小孢子离体培养反应的研究. 陆瑞菊,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孙月芳,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王亦菲,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单丽丽,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黄剑华,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007
[17]甜樱桃砧木品种‘吉塞拉6号’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殷丽青,陆锦明,叶正文,朱天华,徐芳杰,王水燕,乔文燕. 2016
[18]大麦湿害的研究进展. 张国荣,余立云,毛美新. 2000
[19]大麦花药离体诱变及铝胁迫下的培养反应. 孙月芳,陆瑞菊,王亦菲,周润梅,黄剑华. 2005
[20]大麦单倍体细胞水平与植株水平耐低氮性的关系. 陆瑞菊,陈志伟,何婷,王亦菲,杜志钊.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β-葡聚糖高膳食纤维糯青稞新品种-甘垦糯3号
作者:张想平;陆瑞菊;王蕾;刘成洪;王士军;徐也;张燕;赵海鹏;蔡小斌;张自强;马树琳;唐辉春
关键词:
-
富硒大麦苗培育方法的研究
作者:杨邦伟;黄琳丽;张述伟;宗营杰;李颖波;陆瑞菊;刘成洪
关键词:大麦苗;纳米;单质硒;配施方式;富硒
-
‘上海双棱扁’大麦种子紫色色素以及脂质组分的研究
作者:赵慧燕;周龙华;刘成洪;李锦斌;黄剑华;陆瑞菊
关键词:紫籽大麦;表儿茶素;脂质组学;液质联用;HvTTG1
-
源于空间诱变的大麦纯合突变体的氮素吸收利用评价
作者:徐红卫;高润红;郭桂梅;李静;黄琳丽;张述伟;陈志伟;陆瑞菊;李颖波;刘成洪
关键词:大麦;空间诱变;小孢子培养;氮素利用率
-
氯酸盐处理对不同大麦地方品种苗期性状的影响
作者:李路丽;宗营杰;杨华;徐红卫;高润红;陆瑞菊;刘成洪;陈志伟
关键词:大麦;地上部干质量;苗高;氯酸盐敏感度
-
盐预处理对大麦种子萌发和小孢子愈伤形成的影响
作者:徐红卫;郭桂梅;高润红;何婷;杜志钊;李静;陈志伟;陆瑞菊;王亦菲;刘成洪
关键词:大麦;盐胁迫;盐预处理;光锋作物;小孢子培养
-
大麦旗叶距对小孢子发育时期、愈伤组织诱导以及绿苗再生的影响
作者:高润红;郭桂梅;何婷;杜志钊;任金宝;刘成洪;陆瑞菊
关键词:大麦;旗叶距;小孢子;愈伤诱导;再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