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延丹 1 ; 李谷 1 ; 陶玲 1 ; 李晓莉 1 ; 张世羊 1 ; 赵巧玲 1 ; 林玉良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人工湿地;DGGE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1 年 18 卷 02 期

页码: 407-4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08年6至10月逐月调查研究了新型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各塘水体理化和微生物分子特征。通过提取水样中细菌总DNA,扩增其16SrDNA基因V3区,再经DGGE分析获得图谱,选择其中主要的13条特征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研究结果表现为,随水流方向(P1→P5),各循环塘溶氧(DO)和透明度(SD)依次呈明显下降趋势,而NH4+-N、TP和CODMn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塘相比,循环塘DO和SD升高,CODMn和营养盐水平降低。DGGE图谱分析显示,各养殖塘微生物种类丰富,循环塘与对照塘的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主要表现在较弱的条带上;13条特征条带的测序结果表明,池塘优势菌群分属4个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中有2条属于蓝细菌门的条带特定分布于对照塘。典型对应分析(CCA)排序结果显示,DGGE图谱条带分布与理化因子密切相关。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该养殖模式有助于改善养殖池塘微生态环境。本研究旨为池塘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关系研究提供借鉴。

  • 相关文献

[1]常用渔药及水体pH对生物质炭填料系统硝化作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江昊飞,李慷,石文智,车轩,刘兴国,鲁强,巴旭冰,刘利平. 2022

[2]桑沟湾不同养殖区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毛玉泽,颜婷茹,朱玲,蒋增杰,王巍,方建光. 2013

[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在人工湿地及养殖水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晓,李冰,朱健. 2013

[4]人工湿地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Li Gu,李谷,Wu Huibi. 2008

[5]象山港南沙岛不同养殖模式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孙超,朱玲,毛玉泽,范艳君,周春娅,杨傲傲,朱伟,庄志猛. 2014

[6]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金若晨,江敏,孙世玉,戴习林,吴昊,周俊芳,于忠利,张峰. 2020

[7]高密度杂交鳢养殖围隔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变化规律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魏南,路斌,余德光,王广军,谢骏,夏耘,陈成勋. 2016

[8]零换水条件下益生菌组合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孙博超,杨运楷,王海亮,宋晓玲,黄倢. 2019

[9]2种充气模式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 苏俊宇,陈辰,李伟,雷骆,祝骏贤,罗来福,耿露露,史伟,李健松,张继平,朱新平. 2022

[10]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张海耿,马绍赛,李秋芬,傅雪军,张艳,曲克明. 2011

[11]沉积物中污染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志波,宋超,王海明,徐圆凤,陈家长. 2014

[12]高通量测序与传统纯培养方法在牡蛎微生物群落分析中的应用对比. 曹荣,张井,孟辉辉,赵玲,刘淇. 2016

[13]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外排水效果与微生物群落分析. 王加鹏,崔正国,周强,马绍赛,曲克明,毛成全. 2014

[14]人工湿地在处理养殖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王贤瑞,何雅萍. 2012

[15]利用循环水和人工湿地技术改建鳗鲡精养池试验. 倪琦,管崇武,王剑锋,宿墨,黄钟持. 2009

[16]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 雷旭,李冰,李晓,王璐,朱健. 2015

[17]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人工湿地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王林,李冰,朱健. 2016

[18]组合湿地在通风强化条件下循环处理鲟鱼养殖废水研究. 林玉良,李谷,张世羊,陶玲,李晓莉,张珂. 2011

[19]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特性分析. 张成龙,李冰,侯诒然,封功成,陶冶,朱健. 2019

[20]海水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效果与基质酶活性的相关性. 吴俊泽,王艳艳,李悦悦,祝佳玄,曲克明,崔正国.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