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亚麻转基因的培养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玉富 1 ; 周思君 2 ; 刘燕 1 ; 刘丽艳 2 ; 康庆华 1 ; 王国英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3.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亚麻;农杆菌;转基因;愈伤组织

期刊名称: 中国麻作

ISSN: 43-1134/S

年卷期: 2000 年 22 卷 01 期

页码:

摘要: 本试验以亚麻幼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了卡那霉素选择压力的试验。确定5 0mg/L为适宜的选择压力。同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 ,利用EHA1 0 5菌株进行了亚麻转基因适宜培养基筛选试验。经试验认为MS培养基是亚麻转基因的适宜培养基。在附加IAA3.5mg/L、KT2mg/L、LH1 5 0mg/L的MS选择培养基上转化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 77.4%。

  • 相关文献

[1]亚麻转基因植株的再生及生根培养的研究. 王玉富,周思君,刘燕,李希臣,康庆华,王国英. 2000

[2]亚麻抗除草剂转基因的分子检测. 王玉富,康庆华,李希臣,刘燕,刘昭军,薛召东,郝冬梅,张晓平,邱财生. 2008

[3]亚麻不同阶段愈伤组织的蛋白组分初探. 王克臣,冷超,黄文功,李冬梅,高波,李明. 2008

[4]亚麻愈伤组织、不定根及不定芽的超微结构研究. 王克臣,冷超,李明. 2009

[5]亚麻品种黑亚14号再生体系的优化. 程莉莉,黄文功. 2011

[6]亚麻单倍体抗逆基因的转化. 康庆华,许修宏,李柱钢,徐涵,关凤芝,刘文萍,张利国. 2006

[7]亚麻转基因中抗生素应用效果的研究. 康庆华. 2005

[8]整体透明技术的改进及亚麻多胚的观察. KANG QiNG-hua,康庆华,XU Han,徐涵. 2011

[9]我国亚麻分子育种. 康庆华,关凤芝,王玉富,路颖,李建英. 2005

[10]利用分子辅助技术建立亚麻核心种质库研究. 关凤芝. 2010

[11]浅谈中国纤维亚麻的现状与建议. 戴世秀. 2006

[12]大豆农杆菌子叶节转化菌株适宜生长时期及浸染浓度的研究. 武小霞,李静,刘伟婷,刘珊珊,王志坤,李文滨. 2010

[13]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王萍,王罡,季静,曾凡亭,黄彬城,曹江,吴颖. 2004

[14]农杆菌介导北方粳稻转化体系的研究. 刘双奇,邹德堂,孟英,卢泳全,卞景阳. 2008

[15]农杆菌介导植酸酶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 刘琦,夏善勇,张军,段忠卫,刘鑫磊,李希臣. 2011

[16]农杆菌介导bar基因转化玉米幼胚的研究. 邸宏,刘昭军,卢翠华,王振华. 2008

[17]菜豆几丁质酶基因转化马铃薯及后代表达. 南相日. 2006

[18]不同大豆基因型对农杆菌敏感性研究及优异种质筛选. 郭兵福,马岩松,张丽娟,洪慧龙,常汝镇. 2015

[19]亚麻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Ⅳ脱胶条件测试及脱胶试验. 关凤芝,王玉富. 1999

[20]亚麻形态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 王克臣,冷超,李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