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芭蕉属植物基于线粒体ccb256序列的分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邓长娟 1 ; 王静毅 2 ; 陈友 3 ; 冯慧敏 3 ; 徐小雄 3 ; 武耀廷 3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农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3.琼州学院

关键词: 芭蕉属;分类;mtDNA ccb256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9 期

页码: 1687-169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PCR和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技术,获得了芭蕉属42份材料ccb256线粒体DNA片段的序列。采用MEGA4软件构建了芭蕉属植物的MP树。结果表明,Australimusa组和Callimusa组聚到一起,真蕉组的AA、其它种和观赏蕉组聚到一起,无法明显区分。真蕉组的BB单独聚到一起,且位于MP的基部,揭示了其在芭蕉属植物进化中占据着最原始的地位。另外,栽培蕉Ice cream(ABB)与M.balbisiana聚到一起,可能是由M.balbisiana为父本提供B型供体杂交而来,而除Improved lady finger(AAB)外,其它的栽培蕉均与M.acuminata的亚(变)种聚到一起,推测由M.acuminata为父本提供A型供体杂交而来。被认为是所有栽培蕉最原始亲本的M.acuminata.ssp.banksii与大量的栽培蕉聚到了一组,证明其与栽培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果还表明ccb256序列进化速率适中,能用于研究芭蕉属内种间及亚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 相关文献

[1]芭蕉属野生种的地理分布. 冯慧敏,陈友,邓长娟,武耀廷. 2009

[2]中国芭蕉属植物新种:Musa tongbiguanensis(Musaceae). 陈友,冯慧敏,武耀廷. 2008

[3]芭蕉属rDNA的ITS序列分析. 王静毅,陈雪婷,马子龙,武耀廷. 2013

[4]中国芭蕉属植物新种:Musa violetensis(Musaceae). 陈友,冯慧敏,武耀廷. 2008

[5]小作物用农药登记管理研究. 宋稳成,单炜力,潘灿平,徐志,王以燕. 2010

[6]中国方颜叶蜂属环角种团Pachyprotasis formosana group二新种(膜翅目:叶蜂科)(英文). 钟义海,李泽建,魏美才. 2019

[7]中国浙江方颜叶蜂属二新种及分种检索表(膜翅目:叶蜂科)(英文). 钟义海,李泽建,魏美才. 2018

[8]红掌花色表型分类研究. 易双双,李崇晖,杨光穗,牛俊海. 2018

[9]中国炭墩菌属的补充记载(英文). 杜忠伟,马海霞,李玉. 2016

[10]海南岛海洋绿藻新记录种未氏仙掌藻(Halimeda velasquezii)的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分析. 孟天,陈佐,朱军,邹潇潇,符青艳,鲍时翔. 2020

[11]高等植物果聚糖分类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唐建平,王正鹏,张树珍,吴转娣,胡军瑜. 2009

[12]3种竹生炭角菌的研究. 马海霞,屈直,李玉. 2018

[13]中国炭墩菌属的补充记载(二). 马海霞,杜忠伟,李玉. 2017

[14]中国方颜叶蜂属红足方颜叶蜂种团Pachyprotasis flavipes group检索表及两新种(膜翅目:叶蜂科). 钟义海,李泽建,魏美才. 2020

[15]沂蒙山区与文昌中华蜜蜂形态鉴定及其分类研究. 龚雪,姜风涛,娄德龙,高景林,李延璨,马兰婷,周延忠,王桂芝. 2017

[16]海南岛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 党选民,王祝年,杨龙天,谢始群. 2000

[17]蓖麻LEA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分类及其进化分析. 邹智,黄启星,安锋. 2013

[18]植物GRAS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刘习文,张治礼. 2013

[19]中国云南省热带地区大型木生真菌多样性(英文). 朱安红,张秋月,罗凯月,何双辉,马海霞. 2024

[20]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腐霉菌分类上的应用研究. 陈秀贤,曾会才,H.H.Ho,彭燕.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