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成伟 1 ; 张岩 1 ; 李时群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发展概况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4 期
页码: 121-124
摘要: 综述了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概况,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作用,增产效益,及秸秆还田的有关技术问题。
- 相关文献
[1]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研究综述. 朱玉芹,岳玉兰. 2004
[2]新耕作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黄健,王爱文,曹雨,薛飞. 2001
[3]玉米条带深松高茬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李伟堂. 2006
[4]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氮减量提高了玉米产量及开花后的光能利用效率. 吕艳杰,朱平,刘志铭,王永军,王立春. 2019
[5]东北地区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耕种技术体系研究. 王立春,任军,蔡红光,刘慧涛,梁尧. 2017
[6]一种新型的玉米秸秆还田机. 岳玉兰,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7
[7]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万良,刘武仁. 2007
[8]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研究. 蔡红光,梁尧,刘慧涛,刘剑钊,秦裕波,刘方明,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2019
[9]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证及效益分析. 刘剑钊,袁静超,梁尧,贺宇,张水梅,史海鹏,蔡红光,任军. 2021
[10]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栾天浩,刘云强,高阳,孙孟琪,王楠,梁烜赫,赵鑫,刘浩然,陈宝玉,王洪君. 2020
[11]吉林省中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出苗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瑞平,罗洋,郑洪兵,王浩,刘武仁,郑金玉. 2020
[12]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窦森,张秀芝,李强,李素琴,朱平. 2020
[13]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苗后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沙洪林,迟畅,何智勇. 2015
[14]吉林省玉米秸秆还田有关问题探讨. 沙洪玲,迟畅,沙洪林. 2015
[15]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氮及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付菊升. 2011
[16]玉米秸秆还田以促进吉林省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 荆绍凌,王冰寒,李淑华. 2013
[17]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及耕作技术对土壤水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栾天宇,徐晨,闫伟平,于江,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2
[18]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1
[19]秸秆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固持的影响. 陈帅民,梁晓斐,李阳阳,范作伟,徐铭鸿,刘方明,侯中华,王学文,刘慧涛,吴海燕. 2022
[20]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徐晨,于江,闫伟平,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DEA-SBM模型的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分析
作者:刘文明;郑德华;陈虹廷;张岩;穆楠
关键词:玉米;生产效率;DEA-SBM模型;吉林省
-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涉农高校"双师双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作者:费红梅;郭璇;张岩;沈业东
关键词:乡村振兴;地方涉农院校;“双师双能型”;人才队伍建设
-
数字化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的思考
作者:李洋;沈业东;张岩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
-
《玉米科学》Top50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及启示
作者:穆楠;朴红梅;李时群;姜媛媛;栾天宇;朱哲;赵馨茹;李玥峤
关键词:玉米;高被引论文;玉米科研;主题出版
-
不同浓度沼液处理对土壤及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云;周敬;金汉帅;薛爽;张岩;赵昕;郑昊
关键词:沼液;土壤;玉米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本模式及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张岩;高玉江;张妤
关键词: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传统文化;价值发掘;传承发展;路径
-
枯草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安明哲;张岩;张妤;徐敬业;王洋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盐胁迫;高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渗透调节;氧化应激;生理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