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优质HMW-GS基因春小麦品系品质特性与农艺性状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岩 1 ; 张宏纪 1 ; 王广金 2 ; 刘东军 1 ; 杨淑萍 1 ; 郭怡璠 1 ; 孙光祖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转HMW-GS基因品系;优质;高产;非目的性状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9 年 23 卷 06 期

页码: 25-29+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转优质HMW-GS1Dx5+1Dy10基因春小麦品系龙辐06K1079和龙辐06K1083的面粉品质较其亲本龙辐麦8号显著改善。2007和2008年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龙辐06K1079和龙辐06K1083与其亲本龙辐麦8号相比,沉降值分别提高3.5~5.3 ml和4.3~5.5 ml,稳定时间分别增加7.3~9.1 min和5.7~5.8 min,最大抗延阻力分别增加5~232E.U和103~207E.U,延伸性分别增加0.4~5.5 cm和1.0~3.7cm,面积分别增加8.8~37.9 cm2和30.8~41.8 cm2;产量较其亲本龙辐麦8号分别提高8.9%~15.8%和9.3%~16.4%,且2008年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龙辐06K1079和龙辐06K1083与其亲本相比还具有目的性状以外的其他变异,主要表现是长芒、秆高、多粒和秆锈抗性降低等。转基因后代中出现的非目的性状变异,为育种提供了更大选择机遇。

  • 相关文献

[1]小麦转优质HMW-GS基因品系品质性状的年度间差异及其稳定性研究. 孙岩,张宏纪,王广金,刘东军,祁倩倩,杨淑萍,赵伟,郭怡璠,马淑梅,刘文林. 2013

[2]航天诱变选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龙辐02-0958. 王广金,闫文义,孙岩,黄景华,刁艳玲,兰静,郭强,邓双丽,孙光祖. 2005

[3]对“十五”期间我省发展大豆生产的思考. 刘忠堂. 2001

[4]水稻新品种黑粳1518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 2020

[5]寒地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50及栽培技术. 张兰民. 2019

[6]极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9号. 商全玉,杨秀峰,王万霞,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吴俊彦. 2018

[7]优质高产啤酒大麦龙啤麦4号. 孙丹,刁艳玲,刁鹤楠,尚佳薇. 2019

[8]寒地水稻龙粳53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郭俊祥,刘传雪,董春英,潘国君,关世武,王瑞英,张兰民,张淑华,黄晓群,郭震华,冯雅舒,宋宁,马文东. 2021

[9]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佳豆33及其栽培技术. 王志新,郭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袁伟东,郭美玲. 2021

[10]高产优质香粳稻品种佳香4选育报告. 刘伟,张荣昌,付久才,马瑞,黄成亮,王庆胜,张景波,孙德才. 2021

[11]水稻新品种龙稻102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王彤彤,孙世臣,白良明,丁国华,曹良子,周劲松,夏天舒,段孟越. 2019

[12]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克丰11号的选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 张青,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 2006

[13]松粳20和松08378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的高产优质群体探讨. 高洪儒,闫平,张君,赵北平,宋丽娟,武洪涛,于艳敏. 2015

[14]优质高产家庭用粉小麦新品种克丰13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张起昌,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刘宁涛. 2009

[15]玉米品种江单4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 2014

[16]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号的选育. 孙光祖,陈义纯,张月学,阎文义,王广金,唐凤兰,李忠杰,孙德全. 1996

[17]r尤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克春5号. 邹东月,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刘宁涛,王志坤. 2013

[18]极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15. 商全玉,刘安晋,王松,刘柏庆,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刘凯. 2024

[19]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合丰56号. 朱长明,谭庆丰,宋奇峰. 2010

[20]高产耐密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51的选育及推广.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