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楠 1 ; 黄淑敏 1 ; 李洪来 1 ; 鲍庆超 1 ; 王义生 1 ; 吴宏斌 1 ; 贾立辉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增效剂;花生;叶斑病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86-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花生叶斑病田间防治试验标准,研究了4种增效剂对4种花生叶斑病防治药剂防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增效剂对防治花生叶斑病药剂防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壳寡糖对4种药剂的防效增幅最大,提高防效5.59%~12.43%,其次是柔水通和草净乐,提高防效幅度分别为1.39%~8.62%,0.09%~9.54%,乙基化甲基化植物油对防效有一定促进作用.花生叶斑病在防治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药剂种类选择适宜的增效剂,试验中壳寡糖对几种药剂均有增效作用,适用范围较广.
- 相关文献
[1]防治花生叶斑病药剂筛选. 牛海龙,王义生,李伟堂,刘红欣,王佰众,朱统国,李晓伟,王丽,王丽,何中国,李玉发. 2016
[2]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镰孢菌根腐病及叶斑病田间抗性评价. 李莹,于静,张霞,宋新颖,许曼琳,郭志青,何康,曹铁华,迟玉成,刘敏. 2024
[3]玉米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于明彦,徐国良,李淑华,任军,代玉仙,刘小丹,才卓. 2011
[4]福美霜防治甜菜褐斑病试验. 杨国,卞桂杰,黄淑兰,杨柳,王礼斌,金锋,张明红. 2011
[5]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姚凡云,多馨曲,曹玉军,吕艳杰,魏雯雯,吴杨,刘志铭,王永军. 2017
[6]大灰象甲性信息素分离鉴定及方法研究. Li Jianwen,李建文,李晓,Li Xiao,Sun Wenxiu,孙文秀,Li Wei,李伟. 2018
[7]密度与氮、磷、钾用量对花生吉花1号产量的影响. 栾天浩,翟季,孙祎龙,王佰众,李玉发,刘洪欣,曲祥春,何中国. 2017
[8]吉林省花生适宜机械生产模式探讨. 苏江顺,程学良,李玉发,张君,杨君,彭浩,谭程友,阴闯,戚淑芬. 2019
[9]开花后水分胁迫对花生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 曹铁华,梁烜赫,张磊,蒋春姬,赵洪祥,于海秋,曹敏建. 2011
[10]花生新品种吉花1号选育报告. 栾天浩,李玉发,刘洪欣,王佰众,赵德,何中国. 2010
[11]密植条件下高产花生品种的群体结构及生长特性比较. 蒋春姬,梁烜赫,曹铁华,于海秋. 2010
[12]根癌农杆菌介导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高明,谭化,王云鹏,陈雪艳,刘艳芝. 2013
[13]吉林省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窦忠玉,梁军,徐晨,侯玉波,李玉发. 2012
[14]吉林省花生主要叶部病害识别与防治. 赵伟锋,刘玉芬,郭朋,张宇航. 2012
[15]等离子体不同次数处理花生种子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邱萍,赵洪祥,殷春红,除秀杰. 2013
[16]等离子体不同剂量处理花生种子对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许东恒,石玉海,方向前,孟祥盟,谭国波,闫伟平,王立春. 2010
[17]花生吸水膨胀期耐低温性状QTL定位. 刘海龙,白冬梅,宁洽,郭建斌,徐志军,陈小姝,孙晓苹,姜慧芳,髙华援. 2019
[18]铜胁迫对花生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周娜娜,武耀廷,高华援,刘海龙,林伟,冯素萍. 2019
[19]吉林省花生玉米间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陈小姝,王绍伦,刘海龙,吕永超,高华援,杨富军,李春雨,孙晓苹,宁洽,沈海波,张志民,王礼斌. 2019
[20]播期对吉林省不同类型花生(Arachis hypogaea)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晶晶,朱冰兵,杨富军,高华援,徐惠风,金桥,唐玉娇,张岩.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的配比筛选及在油莎豆田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义生;刘佳遥;黄淑敏;白雪;贾娇;牟忠生;苏前富
关键词:杂草防除;油莎豆;二甲戊灵;扑草净;丙炔氟草胺
-
特用大豆新品种吉青7号的选育研究
作者:朱旭;李楠;杨春明;禚绍刚;王梓钰;李毅丹;牛陆;贺红霞
关键词:特用大豆;吉青7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展望
-
117个玉米品种对禾谷镰孢根腐病的抗性鉴定及根腐病对苗势与产量的影响
作者:金嵘;贾娇;吴宏斌;柴海燕;苏义臣;苏前富
关键词:玉米品种;禾谷镰孢根腐病;抗性评价;苗势;产量
-
蚜虫危害与玉米果穗镰孢菌组成及毒素污染关系分析
作者:柴海燕;潘艺元;白雪;孟玲敏;张伟;吴宏斌;王义生;高月波;贾娇;苏前富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玉米蚜虫;真菌毒素
-
种植密度对水稻湿润覆膜栽培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日丹;孙海波;赵鑫;贾立辉;丁博;李善龙;李涛;曹铁华;郭盛楠;张磊;梁烜赫
关键词:水稻;种植密度;湿润覆膜;群体结构;产量;影响
-
不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赵鑫;张磊;武俊男;梁烜赫;李善龙;李涛;李雨桐;江登宇;闫寒;贾立辉;李海燕;曹铁华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生长;土地利用效率
-
施药对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的病虫害防效及保产作用
作者:吴宏斌;张伟;苏前富;孟玲敏;贾娇;白雪;王义生;张振铎;孙嵬;高月波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效;品种抗性;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