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捕捞和环境变化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群 1 ; 王俊 1 ; 袁伟 1 ; 范振华 2 ; 金显仕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2.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关键词: 渤海;Ecosim动态模型;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捕捞;环境变化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6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619-6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1982年的渤海Ecopath静态模型为起始状态,设置17个功能群,利用CPUE和渔业相对捕捞强度作为时间强制序列,构建渤海Ecosim模型,模拟1982—2008年渤海生态系统发育的动态变化及捕捞的影响;利用气候环境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环境变化对渤海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的影响。研究发现,1982—2008年间,只有口虾蛄的生物量保持上升趋势,主要经济鱼种小黄鱼、蓝点马鲛、鳀、花鲈、黄鲫等的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虾蟹类、头足类的生物量相对稳定。渤海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在1982—2008年间明显下降,总捕捞产量在1984年之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FIB指数的变动与捕捞产量的变动保持一致。Q-90多样性指数在1982—1987年间处于波动状态,从1988—1994年间保持增长趋势,在1994年之后迅速下降,由2.5降至0.5附近,渔业生物多样性下降;渤海海表盐度、海表水温、黄河径流量对捕捞产量影响显著。Ecosim模型终止状态(2008年)与起始状态(1982年)的比较表明,系统成熟度降低,生态系统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渔业捕捞是渔业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的主要原因,降低了生态系统总体的生物量水平;除捕捞因素外,环境变化也是影响渤海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变动的主要因素。

  • 相关文献

[1]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十年变化比较. 林群,金显仕,张波,郭学武. 2009

[2]捕捞对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陈作志,邱永松,贾晓平,钟智辉. 2008

[3]基于Ecopath模型的五里湖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黄孝锋,邴旭文,陈家长. 2012

[4]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江口及毗邻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林群,金显仕,郭学武,张波. 2009

[5]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分析. 韩瑞,陈求稳,王丽,汤新武,沈新强. 2016

[6]基于大型藻类的网箱养殖生物修复技术. 毛玉泽,蒋增杰,方建光. 2012

[7]鱼类群落多样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冯广朋. 2008

[8]象山港熊本牡蛎设施养殖与邻近自然牡蛎礁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全为民,王云龙. 2013

[9]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产出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 金显仕,窦硕增,单秀娟,王震宇,万瑞景,卞晓东. 2015

[10]黄河口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研究. 王娇,张崇良,薛莹,任一平,徐宾铎. 2018

[11]南美白对虾应激防控技术. 陈总会,黄志斌,李连同. 2012

[12]渤、黄海硬骨鱼类鱼卵及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生物学特征. 万瑞景,姜言伟. 2000

[13]1980—2003年南海赤潮藻种分布特点. 王素芬,唐丹玲,戴明,李瑾,王久娟. 2007

[14]中国渔业装备和工程科技发展综述. 黄一心,丁建乐,鲍旭腾,孟菲良,巩沐歌,梁澄,周海燕. 2019

[15]中国古代水产专书研究. 杨秀英,刘惠,陈欣然. 2018

[16]鱿鱼的营养成分、保鲜以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董恩和,张晓慧,黄海潮,陈云云,石胜旗,王海华,郭全友. 2020

[17]日本海洋捕捞业产出管理分析. 张溢卓,马林,张安国. 2020

[18]中国海洋捕捞渔业温室气体排放时序分析与因素分解. 岳冬冬,王鲁民,阮雯,纪炜炜. 2014

[19]南极磷虾拖网结构优化设计与网具性能试验. 冯春雷,刘健,张禹,王永进,张勋,周爱忠,王磊,王鲁民. 2017

[20]中国南海海洋捕捞渔业发展趋势分析. 韩杨,张溢卓,孙慧武.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