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雄杰 1 ; 王贤达 1 ; 胡菡青 1 ; 潘昌 2 ; 范国成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关键词: 芙蓉李;炭疽病;胶胞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1007-1431

年卷期: 2016 年 45 卷 04 期

页码: 28-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引起福建省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采自永泰、连城等地的芙蓉李炭疽病果实和叶片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值、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福建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该菌在温度10~35℃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在CA、PCA、OA和PDA等4种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在pH值为4~13均能生长,pH值为5~9时生长较好;当温度低于25℃时,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 相关文献

[1]贮藏温度对芙蓉李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林炎娟,叶新福,梁华俤,方智振,姜翠翠,陈文光,周丹蓉. 2020

[2]不同薄膜包装对芙蓉李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林炎娟,周丹蓉,姜翠翠,梁华俤,方智振,潘少霖,叶新福. 2020

[3]芙蓉李咀嚼片酚类物组成及其生物活性. 汤葆莎,赖谱富,李怡彬,吴俐,翁敏劼,郑恒光. 2020

[4]芙蓉李果实成熟期间的综合品质评价指标筛选与表观预测模型构建. 周丹蓉,林炎娟,方智振,叶新福. 2024

[5]乙烯利、1-MCP处理对芙蓉李果实采后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林炎娟,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梁华俤,潘少霖. 2018

[6]采后催熟处理对芙蓉李加工品质的影响. 林炎娟,梁华俤,周丹蓉,方智振,姜翠翠,陈文光,叶新福. 2021

[7]响应面法优化低糖李蜜饯水分活度降低剂参数研究. 梁璋成,黄飞,林晓姿,何志刚,李维新. 2015

[8]福建10个不同产地‘芙蓉李’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周丹蓉,林炎娟,方智振,叶新福,陈文光. 2022

[9]宁冈芙蓉李与福建芙蓉李的ISSR分析. 方智振,叶新福,周丹蓉,姜翠翠,廖汝玉,潘少霖. 2014

[10]建兰炭疽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防治效果. 姚锦爱,黄鹏,陈峰,黄敏敏,余德亿. 2019

[11]中国590份大豆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石妞妞,杜宜新,何艳琴,阮宏椿,滕振勇,甘林,连金番,杨中路,陈福如. 2021

[12]德化县山药炭疽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陈阳,林永胜,马丽娜. 2018

[13]炭疽菌侵染后刺葡萄果皮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 雷龑,谢倩,陈婷,刘鑫铭,陈清西. 2020

[14]多花黄精主要病害发生规律调查. 周先治,苏海兰,陈阳,高晖,唐建阳,单寄坪. 2017

[15]不同套袋处理对贵妃枇杷果实品质与若干功能成分的影响. 章希娟,许玲,余东,陈志峰,魏秀清,周丹蓉,许家辉. 2012

[16]不同杀菌剂对'金煌'杜果叶片病害的田间防控效果. 陈志峰,许玲,陈天佑,余东. 2012

[17]葡萄GRF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陈婷,林金辉,刘鑫铭,雷龑. 2023

[18]盆栽榕树炭疽病的病原菌. 姚锦爱,黄鹏,兰成忠,余德亿. 2016

[19]不同杀菌剂对‘金煌’杧果叶片病害的田间防控效果. 陈志峰,许玲,陈天佑,余东. 2012

[20]建兰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姚锦爱,黄鹏,余德亿,吕苏敏,林丽萍.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