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5份北欧小麦抗白粉性评价及抗白粉病基因标记鉴定(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俊美 1 ; 刘红彦 1 ; 康振生 2 ; Buchenauer Heinrich 3 ; 宋玉立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抗病性;分子标记;抗病育种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9 年 36 卷 05 期

页码: 385-3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苗期人工接菌的方法鉴定了25份北欧小麦对河南省7个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菌分离物的抗性,同时利用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Pm2、Pm3f、Pm4、Pm6、Pm13、Pm16、Pm21和Pm24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其中抗性优良的材料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8份材料对所有接种的白粉病菌菌株表现高抗或免疫;其中NGB7476和NGB7809携带Pm4a和Pm16基因,NGB7481和NGB9954携带Pm6和Pm16基因,NGB9955和NGB9956同时携带Pm4a、Pm6和Pm16基因,8份材料均不携带Pm2、Pm3f、Pm4b、Pm13、Pm21和Pm24基因。

  • 相关文献

[1]用小麦离体叶段鉴定抗白粉病性的方法. 何文兰,宋玉立,张忠山,何家泌. 1998

[2]河南大豆新品系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鉴定. 张雪翠,孙素丽,卢为国,李海朝,贾岩岩,段灿星,朱振东. 2021

[3]北京地区小麦白粉病初侵染源的研究. 刘孝坤,宋凤仙,孙清. 1996

[4]小麦白粉病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防控途径. 高红云,杨习文,贺德先,牛吉山,王晨阳,吴寅. 2015

[5]河南小麦白粉病逐年春季流行时间动态. 王海燕. 2000

[6]基于病菌孢子捕捉和real-time PCR技术的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孢子动态监测及病情估计模型研究. 王奥霖,商昭月,张美惠,王贵,胡小平,徐飞,孙振宇,曹世勤,刘伟,范洁茹,周益林. 2024

[7]腥掷孢酵母17wy1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初探. 王俊美,李亚红,徐飞,杨共强,冯超红,李好海,宋玉立. 2024

[8]6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 2008

[9]河南小麦白粉病秋季菌源毒性结构的初步分析. 王锡锋,刘红彦,何文兰,张忠山. 1991

[10]河南省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抗性基因利用状况及分子聚合育种进展. 许为钢,许为钢,胡琳,张磊,董海滨,雷振生,郑天存,崔党群,杨兆生,赵中武. 2009

[11]棉籽饼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防治试验. 武予清,李素娟,韩松,刘爱芝,段鹏飞,王伟. 2006

[12]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Ⅷ.小麦品种抗白粉性的遗传. 宋玉立,何文兰. 1998

[13]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孙静. 2011

[14]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Ⅵ.小麦品种的抗白粉性. 何文兰,宋玉立,何家泌,张忠山. 1998

[15]小麦白粉病菌越夏、越冬和春季菌源毒性结构比较. 王锡锋,张忠山. 1995

[16]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达龙珠,燕照玲. 2011

[17]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英文). 达龙珠,燕照玲,刘毓侠,刘文轩. 2012

[18]玉米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燕照玲,段俊枝,冯丽丽,陈海燕,齐红志,杨翠苹,施艳,任银玲,刘毓侠. 2017

[19]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孙计平,李雪君,吴照辉,孙焕. 2011

[20]花生晚斑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吴丽军,李双铃,韩锁义,夏晗,迟玉成,任艳,石延茂,尹亮,王兴军,袁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