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含油率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21’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蒋美艳 1 ; 王伟荣 1 ; 李延莉 1 ; 杨立勇 1 ; 周熙荣 1 ; 孙超才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双低育种;高含油率;‘沪油21';‘沪油15'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27-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沪油21'是通过品种(系)间双交的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其芥酸含量0.87%,硫苷含量18.00μmol/g,种子含油率46%,属高含油率品种。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23.45 kg/hm~2,较对照‘沪油15'增产8.8%;产油量1 279.3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13.1%。在2009年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276.5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3.95%;产油量1 037.70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7.49%。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新品种'核杂17号'的选育. 张俊英,蒋美艳,李延莉,江建霞,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周熙荣. 2017

[2]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杂交新品种‘沪油杂7号'的选育. 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蒋美艳,周熙荣,孙超才. 2013

[3]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沪油19'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1

[4]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8号'的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5]高产油量油菜新品种沪油065的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6]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向农07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7]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8]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 杨立勇,刘灶长,周熙荣,王伟荣,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1

[9]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研究进展.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0]甘蓝型油菜耐低温发芽种质资源鉴定.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1]'沪油3301'的选育、配合力分析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2]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朱吉风,周熙荣,张俊英. 2021

[13]高含油量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选育.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4]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HY15AB”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顾龙弟,钱小芳. 2010

[15]8个油菜品种的耐低温萌发特性及其春播试验. 朱吉风,周熙荣,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杨立勇,王伟荣,蒋美艳. 2023

[16]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沪油15”. 孙超才,赵华,方光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 2001

[17]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的基因型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 孙超才,方光华,赵华,王伟荣,钱小芳,李延莉. 1997

[18]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遗传与利用探讨. 孙超才,赵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方光华. 2002

[19]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的基因型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 孙超才,方光华. 1997

[20]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的选育. 孙超才,赵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方光华.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