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洋 1 ; 陈松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性控育种;研究历程;进展;展望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3 年 47 卷 011 期
页码: 32-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系统介绍了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的研究历程、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首先,作者回顾了我国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研究历程,包括探索期(2001-2006 年),突破期(2007-2012 年)和快速发展期(2013-2023),其中在突破期重点描述了半滑舌鳎、黄颡鱼等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我国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和性控育种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其次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进展,采用性别特异分子标记辅助培育出半滑舌鳎"鳎优 1 号",黄颡鱼"全雄 1 号"、"全雄 2 号"等新品种,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究工作.最后,文章对我国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今后应从持续开发养殖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强化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方法创新、优化鱼类性别特异标记的应用方法等方面加强鱼类分子标记辅助性控育种的研究.
- 相关文献
[1]鱼类性别决定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姚延丹,龙华,陈建武,付元帅,陶玲,李谷. 2009
[2]鱼类细胞核移植研究的进展及意义. 魏颖,薛淑群,张达,袁强,李成. 2006
[3]鱼类基因组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陈松林,徐文腾,刘洋. 2019
[4]中国鱼类基因组编辑育种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陈松林,王德寿,匡友谊,崔忠凯,李明辉. 2023
[5]我国毛颚类的研究状况与展望. 杜飞雁,李纯厚,贾晓平. 2003
[6]大洋海山及其生态环境特征研究进展. 马骏,宋金明,李学刚,李宁,王启栋. 2018
[7]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龙华. 2003
[8]化学抗生素对鱼类的毒性和残留效应. 甘居利,李娟. 2010
[9]鱼类转铁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龙华. 2004
[10]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杜浩,班璇,张辉,危起伟,陈大庆. 2010
[11]鱼类性别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高风英,卢迈新,黄樟翰. 2004
[12]鱼类实验动物研究概况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 窦海鸽,黄健,王秀华,范文辉. (Mis
[13]第七节鱼类主要消化酶研究进展. 李希国,上海水产大学,李加儿,区又君. (Mis
[14]鱼类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Zhang Bo,张博,Song Wenping. 2012
[15]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6]鱼类下丘脑增食欲素(Orexin)研究进展. 刘滨,雷霁霖,刘新富,孟振,洪磊. 2010
[17]“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18]鱼类鳃丝线粒体丰富细胞的研究进展. 刘奇奇,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 2015
[19]黄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鱼类重要栖息地保护现状及展望. Zhang Jianjun,张建军,Xing Juanjuan,邢娟娟. 2014
[20]中国近、现代内陆水域鱼类系统分类学研究历史回顾. 邢迎春,赵亚辉,张春光,杨君兴,唐文乔,樊恩源.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的建立
作者:郑卫卫;徐文腾;刘洋;陈亚东;杨涛;席晓晴;刘志鸿;徐东;秦搏;陈松林
关键词:圆斑星鲽;雌性特异DNA分子标记;遗传性别鉴定;基因组重测序
-
罗氏沼虾ATG5的鉴定及其抗菌免疫功能
作者:刘洋;赵飞;文菁;王玲;廖永众;邓玉婷;谭爱萍;巩华;赖迎迢;黄志斌;邵蓬;王飞飞
关键词:罗氏沼虾;自噬相关基因5(ATG5);嗜水气单胞菌;原核表达;抗菌免疫
-
施氏鲟精子超低温冷冻前后的蛋白组学分析
作者:陈张帆;丁兰清;程鹏;胡谋;张婷婷;黄红涛;杜合军;陈松林
关键词:施氏鲟;精子冷冻损伤;差异蛋白;4D label-free
-
东星斑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中)
作者:梁友;陈松林;毛东亮;曾顺辉;李昶昊;李建海
关键词:
-
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分析
作者:瞿诗雨;卢昇;陈松林;刘洋;周茜;王磊;徐文腾;宋煜
关键词:遗传参数;遗传力;豹纹鳃棘鲈;哈维氏弧菌
-
东星斑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上)
作者:梁友;陈松林;毛东亮;曾顺辉;李昶昊;李建海
关键词:
-
半滑舌鳎响应急性高温胁迫的生理变化和相关基因表达
作者:王润;刘洋;杨英明;王婧;张婷婷;林梦娇;王磊;陈松林
关键词:半滑舌鳎;急性高温胁迫;肝脏;细胞凋亡;抗氧化酶;热休克蛋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