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砷污染土壤原位钝化材料修复效果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童非 1 ; 谢玉峰 1 ; 张振华 1 ; 张娜 1 ; 朱阳春 1 ; 樊广萍 1 ; 刘丽珠 1 ; 卢信 1 ; 范如芹 1 ; 陈静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淮阴工学院;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关键词: 重金属;砷;土壤污染;钝化修复;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22 期

页码: 6-11

摘要: 基于钝化材料的原位修复是砷污染土壤的一种重要修复技术。本文综合分析了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原位钝化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磷基材料、含铁材料、生物炭及其他材料对砷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的效果和机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总体而言,含铁材料治理砷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效果,而磷基材料和生物炭材料对砷的原位钝化修复效果存在争议,不同研究得到的修复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其中,磷基材料多用于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不同材料钝化砷的机制各不相同,主要是吸附、共沉淀和氧化还原机制等。针对当前应用钝化材料原位修复砷污染土壤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应加强砷污染土壤原位复合钝化材料和联合修复技术的研发,并加深修复机制以及钝化效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 相关文献

[1]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谢玉峰,刘迪,陈振宁,童非,卢信,沈华光,刘丽珠,陈静,张振华. 2020

[2]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卢信,罗佳,高岩,严少华,张振华. 2014

[3]农艺强化措施用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冯子龙,卢信,张娜,范如芹,刘丽珠,郑向勇,张振华. 2017

[4]重金属对甲壳类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李志辉,张培,阎斌伦,高焕. 2017

[5]设施菜地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高波,李红阳,王凯,孙星星,张俊喜,顾慧玲,马晶晶. 2017

[6]微域培养试验中影响石油降解的几个因素. 常志州,何加骏,R.L.Rhykerd,R.W.Weaver. 1998

[7]高铜高锌日粮在猪体内的代谢规律及对土壤污染的评估. 周维仁,邹思湘,李松岩,李优琴,闫俊书. 2011

[8]抗菌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刘永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陈志谊,周明国,陆凡,王建新,陈长军. 2006

[9]植物叶绿体转化的研究进展. 王澎,耿志明,刘蔼民. 2009

[10]生物淋滤对污泥表面特征及重金属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Liu Jie,刘杰,Zhan Qin. 2015

[11]小麦株高和茎秆不同部位砷镉磷含量与籽粒砷镉磷含量的关系. 史高玲,马鸿翔,娄来清,蔡庆生. 2017

[12]不同养猪模式对土壤As累积的影响. 马晗,郭海宁,郑凯琪,李买军,尹微琴,王小治,封克,顾洪如. 2014

[13]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矿物饲料中砷、汞的研究. 李优琴,孟禹,周维仁,徐小明. 2006

[14]洛克沙生对肉鸭生产性能和砷残留及组织病变的影响. 周岩民,杜文兴,韩兆玉,王冉,陆治年,王恬. 2001

[15]水稻和小麦累积镉和砷的机制与阻控对策. 史高玲,周东美,余向阳,娄来清,童非,樊广萍,刘丽珠,高岩. 2021

[16]不同水稻品种对As的富集及迁移. 陈丹艳,许仙菊,俞美香,张永春,仲维功,陈志德,邵孝候,汪吉东,宁运旺. 2009

[17]猪发酵床不同垫料中、累积规律. 刘天宇,李建辉,刘姝彤,俞筱妍,尹微琴,王小治,封克,顾洪如. 2016

[18]猪发酵床不同垫料中As、Hg累积规律. 刘天宇,李建辉,刘姝彤,俞筱妍,尹微琴,王小治,封克,顾洪如. 2016

[19]P、Fe及水分对土壤砷有效性和小麦砷吸收的影响. 李思妍,史高玲,娄来清,蔡庆生. 2018

[20]几种改良剂对砷镉铅复合污染水稻土的修复. 陈丹艳,许仙菊,栾德琴,张永春,邵孝侯,胡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