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菜-鱼复合设施种养系统构建与运行试验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琰斐 1 ; 单建军 1 ; 顾川川 1 ; 高霞婷 1 ; 张宇雷 1 ; 倪琦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设施;蔬菜;鱼;鱼菜共生;循环水养殖;蔬菜无土栽培;土壤种植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2 期

页码: 150-156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题,该研究将传统鱼菜共生技术进行改进,提出并构建一种菜-鱼复合设施种养模式.通过设计3路水循环工艺流程,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蔬菜无土栽培(即鱼菜共生系统)与传统土壤种植结合,以促进水产养殖固液废弃物全循环利用.基于质量平衡原理,根据投饲量和养殖尾水排放量提出鱼菜生物量配比和发酵装置体积计算方式,以提高系统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建立一套中试系统,使用该系统同时养殖大口黑鲈、种植水培生菜和番茄160 d,结果显示:鱼类生长良好,最终养成密度为41.6 kg/m3,特定生长率为0.42%,存活率99.95%,饵料系数为1.4;蔬菜长势良好,收获水培生菜1205 kg,收获番茄果实2400 kg.水质情况总体稳定:总氨氮平均浓度为(0.83±1.46)mg/L、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为(0.035±0.062)mg/L、硝酸盐平均浓度为(25.1±8.06)mg/L、溶解氧浓度范围为4.25~7.16 mg/L、pH值平均为6.8;水产养殖废弃物发酵后,可使水体中总磷含量提高141%,钾离子含量提高7%;系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好:年利润约为4.6万元,化肥施用量减少4/5,农药施用量减少3/4,日换水量小于5%.该研究可为推进水产养殖节水减排、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鱼菜共生综合生产系统的研究进展. 宋红桥,管崇武. 2018

[2]鱼菜共生发展历史、典型模式与发展趋势. 徐琰斐,张宇雷,顾川川,刘晃,倪琦. 2020

[3]鱼菜共生系统设计构建及运行效果分析. 顾川川,徐琰斐,高霞婷,张海耿. 2023

[4]循环水养殖系统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鱼体风险评估. 李纯毅,崔正国,白莹,尹杨媛,崔鸿武,胡清静,曲克明. 2023

[5]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爽,安诗琦,严子微,王璐瑶,付小哲,张鹏. 2020

[6]鱼菜共生系统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矿化应用. 蒋金辰,徐琰斐,单建军,张宇雷,高霞婷. 2024

[7]鱼-菜共生养殖模式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 刘邦辉,方彰胜,丁悦秀,乔宝成,李健鹏,王广军. 2021

[8]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况. 李志斐,王广军,陈鹏飞,李小艳,谢骏. 2013

[9]不同生长阶段的芹菜与生菜的净水能力比较. 高霞婷,宋红桥,张海耿,倪琦,张宇雷. 2021

[10]鱼菜共生技术及系统工程研究. 张明华,丁永良,杨菁,王祖钧,张旭. 2004

[11]3种罗非鱼养殖模式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李丹丹,孟顺龙,陈家长. 2015

[12]生菜在鱼菜共生立体种养殖系统中的水质净化效果. 魏东,张植元,胡佳祥,谷兵,范泽,王雄延,陈娇. 2022

[13]草鱼养殖模式对气单胞菌属细菌群落影响分析. 徐先栋,付辉云,欧阳敏,万国湲,饶毅,黄江峰,周智勇,刘礼辉. 2021

[14]罗非鱼-鱼腥草共生系统中鱼菜不同配比对池塘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可小丽,李庆勇,黄秋标,王淼,衣萌萌,刘志刚,卢迈新. 2022

[15]不同磷酸二氢钾添加量对鱼菜共生系统水质及鱼菜生长的影响. 徐琰斐,顾川川,高霞婷,倪琦. 2022

[16]鱼菜共生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研究现状和展望. 蒋金辰,高霞婷,徐琰斐,单建军,张宇雷. 2022

[17]管式鱼菜共生装置及生态养鱼模式研究. ^A张明华^B1%^A丁永良^B2%^A曾正^B3. 2004

[18]鱼菜共生技术及系统工程研究. 张明华,丁永良,杨菁,王祖钧,张旭. 2002

[19]一种植物净水技术(鱼菜共生)的研究. 张明华,丁永良,杨菁,王祖钧,张旭. 2003

[20]美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生物滤器的研究与应用. 张宇雷,刘晃,吴凡,倪琦,徐皓.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