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玲云 1 ; 韩婷婷 2 ; 张黄琛 3 ; 史荣君 2 ; 齐占会 2 ; 李俊伟 2 ; 刘华雪 2 ; 熊兰兰 3 ; 黄洪辉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3.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退塘还林;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土壤因子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88-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海水养殖池塘退出养殖种植红树植物(退塘还林)是恢复红树林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手段。为揭示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阐明红树林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以广东省惠东县考洲洋海域退塘还林初期(红树种植2年)的池塘为研究对象,采集塘内红树种植岛、裸岛和水道3类样地0~100 cm的土壤柱状样品,比较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有机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裸岛、红树种植岛和水道3类样地土壤0~100 cm SO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2±0.43)、(7.72±0.35)和(7.48±0.69) g·kg-1,SOC密度分别为(84.56±3.65)、(72.01±3.20)和(70.12±1.44) Mg·hm-2;种植岛和裸岛土壤SOC峰值均出现在40~60 cm土层,深于水道样地(峰值出现在0~20 cm)。3类样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EOC、MBC和DOC质量分数均为种植岛>水道>裸岛,种植岛土壤EOC和MBC峰值分别在40~60 cm和80~100 cm土层,深于水道和裸岛。土壤容重、总氮(TN)和总磷(TP)是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关键影响因子,EOC和DOC与土壤容重和TP,以及MBC与TN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考洲洋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占SOC比例较高,土壤碳库处于较活跃的状态;红树种植使土壤中下土层SOC活性组分含量增加,促进了有机碳向土壤深层迁移,随着红树植株的生长,其对土壤碳库和湿地碳汇的影响也将更加显著。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聚类的海水质量状况评价方法研究:以大亚湾为例
作者:赵连玲;刘华雪;饶义勇;廖秀丽;戴明;黄洪辉
关键词:大亚湾;海水质量评价;灰色关联度;层次聚类
-
中华鲎幼鲎生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银康;鲍虞园;钟金香;陈晓海;李俊伟;颉晓勇
关键词:中华鲎;方斑东风螺;生态养殖
-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珠江口南沙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研究
作者:汪慧娟;徐姗楠;张文博;黄洪辉;齐占会;程琪;刘华雪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营养结构;渔业生物;珠江口
-
2种盐度池塘养殖四指马鲅的肌肉营养组成分析
作者:江梁正;王珺;区又君;周文礼;温久福;朱长波;李俊伟;陈朝
关键词:四指马鲅;池塘养殖;氨基酸;脂肪酸;营养组成
-
中国渔业生态环境学科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李纯厚;齐占会
关键词: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碳汇;生态修复
-
不同规格黄鳍鲷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俊伟;罗志平;区又君;李加儿;胡瑞萍;温久福
关键词:黄鳍鲷;通径分析;体质量;形态性状;相关性
-
2020年冬季大亚湾西南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
作者:张婉茹;刘庆霞;黄洪辉;覃晓青;李佳俊;陈建华
关键词:大亚湾;渔业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营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