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定位免耕和施有机肥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娜 1 ; 王珂 2 ; 席吉龙 2 ; 姚景珍 2 ; 张建诚 2 ; 黄明镜 1 ; 李永山 2 ;

作者机构: 1.有机旱作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旱地冬小麦;免耕;水分利用效率;有机肥;产量

期刊名称: 节水灌溉

ISSN: 1007-4929

年卷期: 2020 年 010 期

页码: 61-65,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免耕和有机肥影响晋南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机制,以长期定位免耕和施有机肥试验为依托,于2018-2019年对长期定位免耕和施有机肥对旱地冬小麦土壤贮水量、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设置免耕+化肥(NT)、深翻+化肥(T)、免耕+化肥+有机肥(NTM)、深翻+化肥+有机肥(TM)4个处理.结果表明:免耕+化肥(NT)和免耕+有机肥+化肥(NTM)播前0~100 cm土壤贮水量显著高于深翻+化肥(T)39.58和46.56 mm,主要是由于50~100 cm土壤贮水量显著提高;生育期0~100 cm土壤贮水效率表现为NTM>NT>TM>T,前3个处理贮水效率比深翻+化肥(T)分别显著提高22%、16.06%和11.5%;0~100 cm土壤贮水消耗量表现为NTM>NT>TM>T,0~50 cm土壤贮水消耗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50~100 cm土壤贮水消耗量NTM和NT显著高于T;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以免耕+化肥(NT)最高,比传统深翻+化肥(T)增加26.71%和1.66 kg/(hm2·mm).因此,免耕能够提高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免耕配施有机肥和化肥需结合降水情况进行合理施用,才能实现高产稳产和水肥高效利用.

  • 相关文献

[1]旱地玉米(高粱)整秸秆覆盖免耕试验. 高克昌. 1992

[2]深松免耕种植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孙贵臣,冯瑞云,陈凌,穆志新,张瑞军,阎晓涛,闫贵云. 2014

[3]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丁玉川,王树楼,王笳. 1994

[4]特大干旱年旱地冬小麦施肥效应及需肥特点. 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王东升,郑王义,崔欢虎,梁清燕. 1997

[5]旱地冬小麦应变伏雨年型栽培技术规程. 席吉龙,张建诚,杨娜,姚景珍,王珂. 2018

[6]旱地冬小麦品种晋麦44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任杰成,任荫汉. 1998

[7]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白雪,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程曼,杜艳玲. 2018

[8]施肥和覆膜对旱地垄沟种植红芸豆耗水特征及产量效应的研究. 李洁,晋凡生,李晓平,韩彦龙,李海金. 2018

[9]地膜覆盖对谷田土壤水热状况及谷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常乐,王丽霞. 2019

[10]覆膜和密度对红小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洁,晋凡生,李晓平,韩彦龙,李海金. 2018

[11]抗旱剂对小麦抗旱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席吉龙,张建诚,杨娜,郝佳丽,姚景珍,席凯鹏,李永山,王珂. 2018

[12]降解地膜和渗水地膜覆盖对中国北方主要旱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应的Meta分析. 闫乃桐,张佳丽,王仕稳,马登科,殷俐娜,姚建民,杨三维,刘虎林. 2020

[13]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对旱地甘蓝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赵圆峰,王娟玲,刘恩科,张伟,贺亭峰,王晓娟. 2020

[14]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区春谷根系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贾苏卿,禾璐,杜艳伟. 2020

[15]活力久久拌种对旱地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姣爱,党建友,裴雪霞,张晶,张定一. 2015

[16]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陈刚,王璞,陶洪斌,张中东. 2012

[17]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马爱平,王娟玲,靖华,王裕智,逯腊虎,崔欢虎. 2009

[18]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史向远,周静,张晓晨,李永平,籍增顺. 2012

[19]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张冬梅,张伟,刘恩科,姜春霞,陈琼,韩彦龙,黄学芳,刘化涛,赵聪,池宝亮. 2013

[20]不同播种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爱平,王娟玲,靖华,王裕智,张红芳,崔欢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