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倪承凡 1 ; 张富林 1 ; 吴茂前 1 ; 夏颖 1 ; 张志毅 1 ; 刘冬碧 1 ; 范先鹏 1 ; 熊桂云 1 ; 马路 2 ; 高立 3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环境治理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2.鄂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3.浠水县农业环境保护站

关键词: 聚天门冬氨酸尿素;水稻;氮素;形态;动态变化;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234-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特别是降低田面水中氮素浓度、防控水稻氮素面源污染的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对水稻产量、吸氮量、田面水中氮素形态及浓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和吸氮量分别增加2.9%和10.5%,且有一定的增加单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作用.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处理施肥后初期(基肥后1~7?d,分蘖肥后1~5?d,穗肥后1~3?d)田面水中TN、NH4+-N、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比普通尿素处理低10.6%、11.1%、5.4%,但二者田面水中TN、NH4+-N、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二者田面水中NH4+-?N/TN、NO3-?-N/TN没有差异.因此,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和促进氮素吸收的作用,同时会降低稻田田面水中氮素浓度,是一种可以用于防控稻田氮素流失,并能保障水稻产量的新型肥料.

  • 相关文献

[1]江汉平原稻田田面水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张富林,吴茂前,夏颖,翟丽梅,段小丽,范先鹏,熊桂云,刘冬碧,高立. 2019

[2]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特征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单季稻田为例. 汪婳,沈王政,程子珍,张亮,庄艳华,张富林,范先鹏. 2022

[3]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段小丽,张富林,倪承凡,吴茂前,范先鹏,熊桂云. 2020

[4]喷施拿敌稳调节水稻氮素吸收和生长的研究初探. 吕亮,常向前,杨小林,袁斌,邹春华,张舒. 2020

[5]水稻氮高效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郑兴飞,胡建林,董华林,王红波,查中萍,殷得所,周黎,徐得泽. 2020

[6]7种菜用甘薯品种(系)多酚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刘意,杨新笋,雷剑,王连军,柴沙沙,张文英,苏文瑾,焦春海. 2020

[7]桑椹成熟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 佟万红,王振江,李勇,刘刚,黄盖群,危玲. 2011

[8]超甜玉米果皮主要成分含量动态变化. 张士龙,贺正华,焦春海,杨园园,黄益勤. 2017

[9]桑椹成熟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英文). 佟万红,黄盖群,危玲,刘刚,王振江,李勇. 2012

[10]超甜玉米果皮柔嫩度与成分含量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 顾银山,张士龙,贾海涛,李小琴,贺正华,焦春海,田小海,黄益勤,危文亮. 2022

[11]tRNA修饰酶GidA家族蛋白研究进展. 高婷,袁芳艳,刘泽文,刘威,周丹娜,杨克礼,段正赢,郭锐,梁婉,田永祥. 2019

[12]低温真空油炸粉葛片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施建斌,隋勇,蔡沙,熊添,范传会,陈学玲,宦吉运,赵礼敏,梅新. 2023

[13]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郑霞,孙玉海,王关林,刘东,苏章锋,潘久四,孙世清,丁亨虎. 2017

[14]商品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丁亨虎,苏章锋,吴家琼,黄国海,刘章军,孙玉海,黄维华,郑霞. 2016

[15]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时友,刘凯,马朝红,郭智慧,张晓明. 2016

[16]水稻高温热害研究进展. 杜雪树,殷得所,査中萍,万丙良. 2017

[17]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张舒,胡时友,郑在武,夏红霞,夏子健. 2019

[18]适宜机械化栽培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穆麒麟,游艾青,王松,田小海. 2021

[19]不同化肥农药减施组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张舒,赵华,吕亮,常向前,杨小林,杨利,卢殿友,陈明学. 2020

[20]水分管理和播种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阳,林义月,杨晓龙,汪本福,张枝盛,张作林,余振渊,程建平.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