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轩 1 ; 吉玉龙 1 ; 张如养 1 ; 王继东 1 ; 王夏青 1 ; 宋伟 1 ; 赵久然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改良自交系;收获时子粒含水量;配合力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1-7,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玉米黄改群自交系京2416和京92及其213个改良后代为基础材料,以京464、京724、京MC01为测验种,采用NCII杂交设计方法,杂交组配得到645个组合,调查杂交组合收获时子粒含水量,分析213个改良后代收获时子粒含水量的配合力及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收获时子粒含水量一般配合力优于原始高值亲本的自交系有京2416J92-049等68个,特殊配合力优于原始高值亲本的杂交组合有京2416J92-192×京464、京2416J92-210×京724、京2416J92-009×京MC01等177个。结合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筛选出京2416J92-192×京464、京2416J92-210×京724、京2416J92-200×京MC01等57个优良杂交组合。通过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收获时子粒含水量的广义遗传率为73.70%,狭义遗传率为65.82%,可以进行早代选择。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京724和郑58的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 张如养,宋伟,赵久然,王继东,孙轩,吉玉龙. 2018
[2]玉米P群自交系与国内传统骨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及其配合力分析. 王元东,陈绍江,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 2006
[3]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双单倍体(DH)系配合力的分析. 段民孝,赵久然,王元东,邢锦丰,张华生,王继东,张雪原,何瑞娟,王乃顺. 2010
[4]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实现途径. 赵久然. 2005
[5]二系杂交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李晓燕,赵昌平,叶志杰,秦志列,张风廷,张立平. 2008
[6]北部冬麦区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王汉霞,马巧云,单福华,田立平,张风廷. 2021
[7]结球甘蓝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陈森,钟雄辉,李海龙,陈登辉,王飞,康俊根,陈修斌. 2021
[8]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认识与思考*. 赵久然,孙世贤. 2007
[9]法布里干涉近红外光谱仪定量测定大豆、玉米主要成分. 王冬,闵顺耕,朱业伟. 2012
[10]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久然,杨国航,王凤格. 2007
[11]乙草胺对玉米药害的研究. 王光耀,江国铿,贾春虹,武菊英. 1999
[12]中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进展. 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 2004
[13]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进行品质育种的探讨. 段民孝,范弘伟,王元东,赵久然,郭景伦,邢锦丰,王继东. 2005
[14]玉米三维重构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郭新宇,赵春江,肖伯祥,邓旭阳,孙广宇,王纪华. (Mis
[15]美国杂交玉米背景介绍. 赵久然,郭景伦,滕海涛,郭强. 2000
[16]关于玉米品种DUS测试的几点思考. 王凤格,赵久然,郭景伦,刑锦丰. 2004
[17]应用分子标记技术选配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的研究. 赵久然,郭景伦,孔艳芳,尉德铭. 2000
[18]利用P群自交系实现我国温带玉米种质的创新. 王元东,陈绍江,段民孝,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 2004
[19]落粒高粱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除. 江国铿,贾春虹,武菊英,王光耀. 1999
[20]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玉米品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段民孝,王元东,郭景伦,邢锦丰,滕海涛,赵久然.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耐热性的差异比较
作者:徐田军;吕天放;李自豪;张勇;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赵久然;王荣焕
关键词:高温;玉米;亲本自交系;耐热性
-
作物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作者:王瑶;王荣焕;冯铃洋;张璐;赵琦;王家乐;赵久然
关键词: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复合种植;种质创制
-
糯玉米子粒硬度与淀粉合成相关酶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
作者:史亚兴;董会;刘辉;徐丽;樊艳丽;俞嫒年;史亚民;卢柏山;赵久然
关键词:糯玉米;淀粉积累;子粒含水量;硬度
-
用于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的最优核心SNP位点集的研发
作者:田红丽;杨扬;范亚明;易红梅;王蕊;金石桥;晋芳;张云龙;刘亚维;王凤格;赵久然
关键词: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SNP位点集;高鉴别力
-
基于不同玉米生态区主推品种探讨宜粒收关键种质构建方向
作者:付修义;张华生;赵久然;陈传永;陈琛;吴珊珊;张雪原;张春原;王元东
关键词:玉米;宜机械粒收;种质;新品种选育
-
基于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构建马蹄莲佛焰苞离体VIGS技术体系
作者:刘红艳;杨拓;王壹;孙轩;王贤;刘振林;张国君;卫尊征
关键词:马蹄莲;佛焰苞孔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基因功能
-
鲜食糯玉米杂交当代F0叶酸含量的遗传研究
作者:焦炎炎;董会;史亚兴;刘辉;卢柏山;宋伟;赵久然
关键词:糯玉米;叶酸;当代杂种优势;母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