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同源异型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强 1 ; 张晓伟 1 ; 原玉香 1 ; 姚秋菊 1 ; 赵艳艳 1 ; 蒋武生 1 ; 魏小春 1 ; 王志勇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分子机制;同源异型转化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5 年 44 卷 05 期

页码: 111-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揭示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线粒体同源异型转化的分子机制,利用RT-PCR和转基因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RT-PCR试验结果表明,甘蓝B基因AP3在雌蕊(心皮)发育初期异位高表达,C基因AG3在发生心皮化的雄蕊部位异位高表达,这可能导致了甘蓝Ogura胞质不育系线粒体同源转化的发生。而拟南芥转基因试验表明,线粒体定位表达载体p3301-ATPORF138能导致拟南芥雄性不育的发生,这说明orf138基因是发生线粒体同源异型转化的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的决定因素。

  • 相关文献

[1]植物病媒昆虫的翅型分化. 俞金婷,陈小芳,任应党,崔峰. 2020

[2]矮牵牛F3'5'H基因在花瓣呈色中的作用解析. 符真珠,王锐,张泰然,王慧娟,高杰,李艳敏,蒋卉,王利民,袁欣,李彦邦,张和臣. 2021

[3]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调控. 王利民,符真珠,高杰,董晓宇,张晶,袁欣,蒋卉,王慧娟,李艳敏,师曼,张和臣. 2020

[4]植物花瓣呈色机理及花色分子育种. 张和臣,袁欣,高杰,王校晨,王慧娟,李艳敏,王利民,符真珠,李保印. 2023

[5]植物应对病毒的免疫响应. 蒋卉,董晓宇,符真珠,王慧娟,孟月娥,李艳敏,张和臣,王利民. 2015

[6]m6A甲基化修饰及其影响动物脂肪生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宋兴亚,彭巍,刘贤,姚治,张子敬,雷初朝,王二耀,黄永震. 2022

[7]钙镁肥对结球甘蓝产量构成的影响. 理向阳,代丹丹,郭红霞,郭晓阳,余彦鸽. 2021

[8]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甘蓝新品种‘豫生4号’. 张晓伟,姚秋菊,蒋武生,原玉香,耿建峰,王志勇. 2008

[9]甘蓝新品种‘豫甘5号’的选育. 姚秋菊,张晓伟,王志勇,魏小春,原玉香,蒋武生,赵艳艳,张强. 2015

[10]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育成早熟春甘蓝新品种‘豫生1号’. 张晓伟,高睦枪,耿建峰,原玉香,蒋武生,栗根义. 2001

[11]SPE-柱前衍生-HPLC法研究阿维菌素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马婧玮,张军锋,尹海燕,吴绪金,刘继红. 2011

[12]豫生早熟牛心甘蓝的选育. 张晓伟,姚秋菊,蒋武生,原玉香,耿建峰,王志勇. 2008

[13]提高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的研究. 蒋武生,张晓伟,原玉香,姚秋菊,耿建峰,张强. 2010

[14]8398甘蓝DH系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初步研究. 张强,刘晓花,张晓伟,原玉香,蒋武生,姚秋菊,赵艳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