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用相互嫁接和定量PCR分析棉花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郝俊杰 1 ; 胡雨薇 1 ; 郭晓琴 2 ; 赵付安 3 ; 贾新合 4 ; 郭利娟 1 ; 张志新 1 ; 王庆东 5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2.中州大学化工食品学院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4.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5.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相互嫁接;实时定量PCR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3 年 39 卷 07 期

页码: 1179-1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棉花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机制,本文选用对棉花黄萎病表现抗病的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材料海7124和Pima90及感病的陆地棉(G.hirsutum)材料冀棉11,通过相互嫁接的方法构建试验系统,用棉花黄萎菌对其人工接种,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分析其在感病和抗病棉花中侵染的差别。相互嫁接试验中感/抗和抗/感组合的病情指数介于感/感和抗/抗对照之间,且相互嫁接棉株各个部位的IC值(侵染系数)也多介于其对照相应部位之间;并且病情指数与不同部位IC值显著相关,说明棉花黄萎菌可以通过接口在抗、感部位之间扩展。感/抗嫁接组合试验说明抗病材料的茎基部在抑制病原菌扩展中起重要的作用,而抗/感类型试验说明抗病材料接口以上部分也具有抑制病原菌增殖的作用。总之,抗病海岛棉无论作为砧木还是接穗,都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扩展,说明抗病海岛棉对棉花黄萎菌具全株抗性,但茎基部在抑制病原菌扩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同样,感/抗和抗/感组合试验也说明感病材料的各个部位均不能抑制病原菌的定殖和扩展。

  • 相关文献

[1]应用相互嫁接技术研究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 胡雨薇,郝俊杰,贾新合,马奇祥,崔小伟,高俊山,李宾,郭利娟,王庆东. 2012

[2]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郝俊杰,马奇祥,刘焕民,贾新合,董中东,刘书梅,崔小伟,张志新. 2010

[3]玉米粗缩病诱导下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代资举,王艳,王新涛,杨青,张莹莹,李保全,王立平. 2019

[4]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红蚰麦白粉菌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谱. 王俊美,刘红彦,徐红明,王飞,高素霞,康振生. 2009

[5]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王丽,王振东,乔奇,秦艳红,张德胜,田雨婷,王爽,张立军,张振臣.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