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昊 1 ; 冉祥滨 2 ; 臧家业 2 ; 刘军 2 ; 曹磊 2 ; 刘森 2 ; 马永星 3 ;
作者机构: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中心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中心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长江;黄河;溶解硅;生物硅;气候变化
期刊名称: 湖泊科学
ISSN: 1003-5427
年卷期: 2018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1246-125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长江与黄河各一个完整水文年的调查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我国这两条大型河流活性硅((RSi,RSi=溶解硅(DSi)+生物硅(BSi))的入海通量及长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与黄河RSi的组成存在显著的差异,二者水体中BSi/RSi的平均比值分别为0.22和0.49;黄河DSi的年平均浓度为长江的74%,而BSi年平均浓度却是长江的3倍.黄河水体中相对较高的BSi浓度反映了黄河流域水体浑浊度与土壤侵蚀程度较高,源自黄土高原高的泥沙输送量是导致黄河水体中BSi浓度较长江高的主要原因.长江与黄河下游RSi通量在丰水期、平水期与枯水期的比值分别为5.3∶3.1∶1.6与3.8∶3.4∶2.8,长江半数以上的RSi入海通量是在丰水期输出的,而黄河在3个时期的差异不明显.相比于径流的变化,1958-2014年间长江DSi通量变化主要是由DSi浓度的变化引起的,流域气候变化(如温度变化)是其浓度及其通量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原因;而黄河1985-2001年间DSi通量下降是由于径流量与DSi浓度降低的双重原因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的变化会对流域硅的风化速率与硅的产出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具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揭示.
- 相关文献
[1]生物硅对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 张晋,李安春,万世明,黄杰,卢健,蒋富清,李铁刚. 2016
[2]东海典型港湾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分析. 王文婷,王朝晖,刘磊,康伟. 2019
[3]青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评价. 雷明丹,王朝晖,江涛. 2021
[4]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在养殖碳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李瑞环,蒋增杰,姜娓娓,蔺凡,高亚平,杜美荣. 2024
[5]黄海、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及与浮游植物总量的关系. 张小勇,孙耀,石晓勇,杨茜,黄建生,王迪迪. 2013
[6]东海、黄海近代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的分布及其反演潜力. 杨茜,孙耀,王迪迪,邢磊,孙晓霞,唐启升. 2010
[7]黄河下游调水调沙与暴雨事件对营养盐输出通量的影响. 吴念,刘素美,张桂玲. 2017
[8]河流泥沙及水流对黄河生态健康的调节作用. 王海军,王洪铸,赵伟华,沈亚强,茹辉军,梁小民. 2016
[9]黄河流域淡水鱼类多样性和保护. 赵亚辉,邢迎春,吕彬彬,周传江,杨文波,赵凯. 2020
[10]黄河壶口—三门峡段渔业水域中溶解氧现状及影响因素. 王绿洲,杨元昊,任惠丽,李维平,杨娟宁. 2009
[11]基于环境DNA技术的东平湖鱼类多样性研究. 仝亚东,匡箴,刘鹏飞,梁翼东,凡迎春,徐东坡. 2023
[12]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对黄河壶口至三门峡段浮游生物资源的影响. 余斌,张建军,刘一欧,张军燕,沈红保,任敬. 2013
[13]黄河壶口至三门峡段不同断面水质理化特征研究. 王绿洲,李维平,杨元昊,任惠丽,杨娟宁. 2008
[14]黄河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 沈红保. 2011
[15]黄河壶口-三门峡段经济鱼类产卵场环境监测与保护. 王绿洲,杨元昊,杨娟宁,李维平,任惠丽. 2011
[16]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对壶口至三门峡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军燕,张建军,沈红保,吕彬彬,王晓臣,邢娟娟. 2012
[17]黄河干流中上游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研究. 袁永锋,李引娣,张林林,余斌,齐喜荣. 2009
[18]黄河和小清河主要污染物入海量的估算. 马绍赛,辛福言,崔毅,乔向英. 2004
[19]黄河龙门-三门峡渔业水域环境评价及鱼体重金属残留研究. 任惠丽,杨元昊,王绿洲,杨娟宁. 2008
[20]黄河壶口—三门峡段经济鱼类产卵场环境监测与保护. 王绿洲,杨元昊,杨娟宁,李维平,任惠丽.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辽东湾海水中金属基纳米颗粒的赋存水平与环境风险
作者:李欣雨;李国新;王昊;宋一乐;王建军;赵雅婷;王储;刘霞;孙雪梅;赵建
关键词:sp-ICP-MS;金属基纳米颗粒;赋存水平;辽东湾;环境风险
-
U-net模型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水体提取中的应用
作者:王宁;程家骅;张寒野;曹红杰;刘军
关键词:GF-1;U-net模型;随机森林;水体提取
-
海洋酸化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人工纳米颗粒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王昊;赵信国;陈碧鹃;夏斌;孙雪梅;朱琳;曲克明
关键词:海洋酸化;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人工纳米颗粒;联合毒性
-
水产养殖水体遥感动态监测及其应用
作者:王宁;程家骅;张寒野;曹红杰;刘军
关键词:遥感;养殖水体;集成模型;变化监测
-
基于空间信息的水产养殖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谢奎;程家骅;刘军;肖计划;傅雪军;张寒野
关键词:高分一号;WebGIS;水产养殖;OpenLayers;Geoserver
-
青岛文昌鱼自然保护区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作者:王昊;辛梅;陈碧鹃;朱琳;夏斌;张艳;孙雪梅;陈聚法;曲克明
关键词:文昌鱼;自然保护区;营养盐;季节变化;富营养化
-
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作者:刘军;臧家业;冉祥滨;赵晨英;刘季花;王小静
关键词:磷形态;低氧;富营养化;沉积物;长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