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副产品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爱学 1 ; 王鹏飞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农产品;黄曲霉毒素B1;适配体;免疫反应;分子印迹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22 期

页码: 258-26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黄曲霉毒素B1是农副产品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具有诱变、致畸、免疫抑制和致癌的作用.为了减少黄曲霉毒素B1带来的危害,开发可靠的方法来检测农副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十分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中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而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便于携带、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特点,因而备受关注.根据识别元件的不同,黄曲霉毒素B1的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分为基于适配体的传感器、基于免疫反应的传感器、基于分子印迹的传感器.研究者们又根据不同的感知策略、纳米材料研发了多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该研究综述了近 5a来(2019-2023年间)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讨论了基于不同识别元件的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和不同的信号产生策略,对这些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识别元件的优缺点,探讨了基于不同原理的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不足之处和发展方向,如需要开发新型的识别元件、研发新的纳米材料并提高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不同传感策略的联合应用、研发多种毒素同时检测的传感器、简化修饰步骤提高传感器稳定性等,以期为实现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电化学传感器检测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武浩桐,李爱学,王清涛. 2022

[2]农药残留检测电子鼻设计. 张国帅,马洁,贾文珅. 2023

[3]基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脯氨酸的研究进展. 闫路程,吴瑞刚,李爱学. 2022

[4]基于Au-Pt NPs/IDEs的无酶谷氨酸电化学传感器. 唐顺坤,尤扬,李爱学,吴瑞刚. 2023

[5]基于纳米金显色的非标记核酸适配体可视化检测重金属镉的方法研究. 栾云霞,张展宁,陈佳祎,徐笠,陆安祥. 2016

[6]基于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进展. 赵颖,刘洪美,卢静华,陆安祥,栾云霞. 2018

[7]基于文献计量的抗生素适配体传感技术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梁刚,高羽菲,甄建辉,巩文雯,陈瑞春,李再兴,潘立刚. 2024

[8]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应用于食品抗生素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甄建辉,孙鹏远,巩文雯,靳欣欣,贾文珅,赵杰,陈瑞春,潘立刚,梁刚. 2021

[9]基于非标记核酸适配体可视化检测黄曲霉毒素B_1的方法研究. 栾云霞,陈佳祎,陆安祥,李成,马智宏,王纪华. 2014

[10]比色法适配体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高羽菲,甄建辉,赵杰,张玉萍,潘立刚,梁刚,李再兴. 2024

[11]核酸适配体侧流层析分析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赵颖,王楠,陆安祥,冯晓元,郭晓军,栾云霞. 2020

[12]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侧流层析技术同步检测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 王宇龙,王荷,赵志磊,熊科,陈爱亮,王蒙. 2021

[13]便携式黄曲霉毒素B1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王鹏飞,高原源,李爱学. 2023

[14]紫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和富马毒素B_1的脱毒研究. 肖丽霞,汪芬,于洪涛,赵晓燕,胡晓松. 2011

[15]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智慧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姜东,姚霞,倪君,郭建华,李民赞,沈晖,孙明谦. 2016

[16]广州市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构建. 邢斌,连槿,谢海波,何文彪,朱凯艺,谢修志,钱建平. 2015

[17]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蒋亮晶,严海明,骆碧玲,杜丹,王秀徽,彭珺. 2016

[18]基于H.264的农产品生产履历视频采集系统. 郝玲,赵春江,杨信廷,陈明,孙传恒,李文勇. 2012

[19]我国农产品产地监督执法体系探讨. 吴修立,杨信廷,卢兵友,李树超,郑国生. 2007

[20]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农产品召回优化. 李锋,吴华瑞,朱华吉,朱丽,李飞飞.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