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纤维质量指数的构建与WGT双标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乃银 1 ; 王扬 2 ; 王丹涛 2 ; 宁贺佳 2 ; 杨晓妮 1 ; 乔银桃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纤维质量指数;GT双标图;WGT双标图;逐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262-12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棉花纤维质量受到多项纤维性状的共同作用和影响,科学构建纤维综合评价指数有利于客观评价棉花纤维的总体质量水平。本研究采用2019—2021年期间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在新疆主产棉区的棉纤维质量抽检数据构建了棉纤维质量指数模型,并采用WGT双标图方法对质量指数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品种分类评价。结果表明,(1)棉纤维综合评价指数的构成因子及权重分别为纤维长度(权重为0.451)、整齐度(0.173)、比强度(0.285)、马克隆值(–0.117)和颜色级(–0.526)。(2)基于纤维品质综合评价指数(CEI)和性状协调指数(TCI)构建了纤维质量指数(FQI),并筛选出新陆中64、新陆早78和中棉113等综合纤维质量表现最好的品种,以及新陆早67、新陆早54、酒棉18号和新陆中78等综合纤维质量表现较差的品种。(3)用WGT双标图实现对纤维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性状协调指数和纤维质量指数的可视化分析。(4)采用WGT双标图分析方法将纤维质量监测抽检的52个棉花品种划分为4个特征明显的品种类型,其中, I型品种的纤维综合表现最好; II型品种综合表现较差; III型品种性状协调指数表现最好,其余性状表现差;IV型品种颜色级表现差,其余性状表现较好。本研究在对主产棉区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广泛抽样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了纤维综合评价指数,并结合性状协调指数建立了纤维质量指数,同时采用WGT双标图方法实现了可视化分析,可为科学制定中国棉花纤维质量指数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其他类似的品种多性状数据分析提供了应用范例。

  • 相关文献

[1]基于GYT双标图对西北内陆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分类评价. 许乃银,许乃银,赵素琴,张芳,付小琼,杨晓妮,乔银桃,孙世贤. 2021

[2]基于GYT双标图对北部冬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回溯分析. 张笑晴,许乃银,孙晶,刘素娟,梁晨,刘林斌,徐剑文,许栩. 2024

[3]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研究棉纤维品质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陈国平. 1989

[4]波尔山羊和江苏本地山羊的AFLP和RAPD分析. 曹少先,杨利国,姜勋平,刘红林,陆维忠,向阳海. 2000

[5]结球甘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宋立晓,严继勇,曾爱松,高兵,冯翠. 2011

[6]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7]引物对甘薯品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孙勇,马代夫,谢逸萍,蒋继宏,陈凤美. 2003

[8]12个鲜食大豆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和遗传距离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 2007

[9]中粳水稻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Ⅱ.黄淮稻区近期育成品种的SSR多样性比较. 徐大勇,钟环,周峰,卢百关,樊继伟,方兆伟,秦德荣,万建民. 2010

[10]太湖地区香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和聚类分析. 陈培峰,王建平,黄健,朱勇良,乔中英,黄萌. 2013

[11]44份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佟士俭,孙东雷,卞能飞,张祖明,王晓军. 2016

[12]早熟棉花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宋锦花,施庆华,陈建平,王永慧. 2015

[13]糯玉米自交系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 薛林,刘丽君,李健,张丹,徐辰武. 2010

[14]江苏二棱大麦农艺、籽粒和品质性状的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沈会权,张英虎,栾海业,吴昌庚,乔海龙,臧慧,陈健,陶红,陈和. 2016

[15]抗虫杂交棉品种选育的多元遗传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郝德荣,刘水东,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6]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印志同,薛林,邓德祥,卞云龙,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杨水英. 2004

[17]江苏省花生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王晓军,孙东雷,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张祖明. 2013

[18]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赵军海,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张会云,王静,陈荣振. 2009

[19]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太湖糯’、‘苏御糯’及部分优质糯稻的DNA指纹图谱. 陈培峰,黄健,朱勇良,乔中英,黄萌,王建平. 2014

[20]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甜糯玉米新组合育种潜力评价. 张振良,黄小兰,薛林,陈国清,郝德荣,陆虎华,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