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wss1的性状鉴定及基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飞飞 1 ; 纪志远 2 ; 徐江民; 王福军; 唐永超; 郑凯丽; 王春连; 赵开军;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突变体wss1;早衰;分子标记定位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9 年 5 期

页码: 1232-1239

摘要: 叶片早衰直接降低作物产量,了解控制作物早衰的分子机制对实现作物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EMS诱变水稻品种金刚30,获得稳定遗传的叶片早衰突变体wss1,其在分蘖盛期叶片开始出现水浸状斑点,并发展至孕穗期叶片出现坏死症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wss1株高降低30%、结实率降低22%、穗粒数减少50%.生理分析发现wss1产生水浸状斑点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台盼蓝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显示,wss1叶片细胞膜系统被破坏.在wss1叶片中衰老标志基因明显上调表达,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的抗性显著减弱.wss1表型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被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着丝粒区附近1200 kb范围内,为进一步克隆Oswss1基因及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从胜泰1号的育成谈三高水稻品种的选育. 江奕君. 2003

[2]水稻遗传多样性育种体系创新. 李晓方. 2004

[3]“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研究简报.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喙志强. 2009

[4]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周少川. 2002

[5]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和新进展. 黄耀祥. 1999

[6]美国特异水稻种质的利用.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卢德城,缪若维. 2004

[7]与Gm6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肖汉祥,黄炳超,张扬. 2005

[8]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王丰,朱满山,李永辉,江西农业大学,柳武革,金素娟,江西农业大学,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黄德娟,黄慧君. 2005

[9]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改良籼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的SSR分析. 刘传光,江奕君,毛兴学,高云,刘军,林青山,李晓芳. 2005

[10]水稻航天育种的实践和体会.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 2005

[11]华南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简报. 黄炳超,曾列先,张扬,朱小源,肖汉祥,杨健源,杨祁云. 2005

[12]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 2003

[13]华南优质籼稻抗稻瘟病性分析及抗病育种对策. 朱小源,杨祁云,伍尚忠. 2002

[14]优质稻核心种质创建的实践与探讨. 周少川,柯苇,李宏,陈国荣. 1999

[15]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的应用初报. 徐培智,谢春生,陈建生,张发宝,唐拴虎. 2004

[16]水稻控释肥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建生,徐培智,唐拴虎,张发宝. (Mis

[17]水稻抗稻瘿蚊分子标记抗性育种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黄炳超,张扬,肖汉祥. 2006

[18]水稻控释肥的生物环境效应. 徐培智,郑惠典,张育灿,谢春生,唐拴虎,张发宝,陈建生. 2003

[19]广东省优质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及抗病育种对策. 朱小源,杨祁云. 2001

[20]水稻核心种质全基因组分子育种研究. 周少川.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