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乐果及其代谢物氧乐果在不同生育期豇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新全 1 ; 王祥云 2 ; 马莹 2 ; 杨桂玲 2 ; 汪志威 2 ; 齐沛沛 2 ; 刘之炜 2 ; 王强 3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郑州)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郑州)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郑州);

关键词: 乐果;代谢物;氧乐果;豇豆;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523-5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不同生育期豇豆上施用乐果可能产生的残留风险,以40%乐果乳油按有效成分设低(540 g/hm~2)、中(600 g/hm~2)和高(900 g/hm~2)3个施药剂量,开展了苗期、结荚期2次施药和结荚期3次施药3种场景下的田间模拟试验,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成熟豇豆样品,采用乙腈提取,C_(18)分散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乐果和氧乐果在豇豆中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在0.01~2 mg/kg添加水平下,乐果和氧乐果的平均回收率在77%~101%,相对标准偏差为3.1%~17%。距苗期最后一次施药后10 d,乐果在豇豆中的残留量各处理均低于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0.5 mg/kg,最高为0.043 mg/kg;但其代谢物氧乐果残留量在施药后14 d,仅540 g/hm~2的处理低于其MRL值0.02 mg/kg,施药后18 d仍有检出,最高为0.013 mg/kg。于结荚期2次和3次施药条件下,豇豆中乐果的残留量分别于施药后3 d和5 d即低于其MRL值(0.5 mg/kg);而其代谢产生的氧乐果在施药后10 d仅540 g/hm~2处理在豇豆中的残留量低于其MRL值。表明乐果使用后的残留超标风险主要源于其代谢物氧乐果。因此,建议豇豆结荚期不宜施用乐果,对其在苗期施用也应严格限制。

  • 相关文献

[1](王恶)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在水稻上的残留. 何红梅,徐玲英,张昌朋,王祥云,李艳杰,赵学平. 2022

[2]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柑橘黑点病菌(Diaporthe citri)发育关联代谢物分析. 蒲占湑,朱莉,杜丹超,胡秀荣,鹿连明,黄振东. 2023

[3]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技术同时测定蜂蜜中多类兽药残留. 曹慧,陈小珍,朱岩,李祖光. 2013

[4]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技术快速测定甘蓝中10种农药残留. 曹慧,朱岩,李祖光,林静,盛华栋. 2015

[5]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噻嗪酮在茭白中的残留. 郭明程,聂东兴,汤涛,李贤宾. 2021

[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硝磺草酮在稻田中的残留. 郭明程,聂东兴,汤涛,李贤宾. 2021

[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杨梅中噻嗪酮残留量. 郭明程,郑尊涛,聂东兴,汤涛. 2020

[8]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肟菌酯和戊唑醇在稻田中的残留. 郭明程,郑尊涛,聂东兴,汤涛. 2020

[9]环戊噁草酮在稻田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汤涛,高云昊,苗万鹏,许振岚,张昌朋,赵学平. 2018

[10]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俞建忠,陈列忠,侯佳音,俞瑞鲜,胡秀卿,赵学平. 2020

[11]两种有机磷农药对韭菜生理指标的影响. 商飞飞,王强,陈文学,吴莉宇,彭齐. 2012

[12]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柑橘黑点病菌(Diaporthe citri)发育关联代谢物分析. PU Zhanxu,蒲占湑,ZHU Li,朱莉,DU Danchao,杜丹超. 2023

[1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鲜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吉小凤,吕文涛,汪建妹,廖琳慧,徐杰,钱鸣蓉. 2020

[14]加工型/鲜食型辣椒不同成熟期果实比较代谢组学分析. 高成安,万红建,叶青静,程远,刘晨旭,何勇. 2024

[15]UPLC-MS/MS测定水和土壤中唑啉草酯及其代谢物的方法验证. 杨志富,欧晓明,曾利红,汤涛,梁骥,侯根连,欧将. 2021

[16]粉绿狐尾藻固态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代谢物分析. 孙宏,姚晓红,吴逸飞,王新,沈琦,汤江武. 2023

[17]茶园花期用药后蜂花粉中吡虫啉及其代谢物残留的蜜蜂风险评估. 梁秀美,王祥云,汪志威,齐沛沛,王新全,王强. 2018

[18]根茬腐解液对不同豇豆品种胚根蔗糖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刘永华,杨新琴,吴晓花,汪宝根,徐沛,李国景. 2012

[19]利用高密度SNP芯片精确定位长豇豆耐早衰性QTLs. 苑希蕊,吴晓花,汪宝根,吴新义,鲁忠富,李国景,徐沛. 2018

[20]农杆菌侵染条件下豇豆高频再生基因型的筛选. 周雯,吴新义,汪宝根,吴晓花,鲁忠富,汪颖,徐沛,李国景.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