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兴吉 1 ; 王岭 1 ; 程松 2 ; 刘剑钊 2 ; 王艺霖 2 ; 逄娜 2 ; 梁尧 2 ; 张水梅 2 ; 任军 2 ; 蔡红光 2 ;
作者机构: 1.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秸秆深翻还田;玉米;品种;氮水平;秸秆氮量;产量;吸氮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835-8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基于多年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试验,探究吉林省中部黑土区春玉米氮肥适宜用量及群体氮素累积与分配特征。【方法】本试验于2017—201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为双因素田间试验。主因素为施氮水平,分别为0 (N0)、60 (N60)、120 (N120)、180 (N180)、240 (N240)、300 (N300)、360 (N360) kg/hm~2;副因素为品种,分别为富民985 (Fumin 985)和翔玉211 (Xiangyu 211)。测定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及产量构成。【结果】增施氮肥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年份、处理、品种对产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N0处理的产量随着年限的增加而逐年递减,2018年和2019年相比于2017年产量分别降低10.9%和26.2%;各处理间差异也逐渐增大,2017年N180处理比N0处理产量增加23.2%,到2019年N180处理比N0处理产量增加55.1%;品种间比较,2017—2019年翔玉211产量均高于富民985产量,并且翔玉211适宜施氮量略高于富民985适宜施氮量。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氮肥处理的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累量均于吐丝期至乳熟期达到最大值,成熟期N180处理的茎、叶、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不同施氮水平下,花后氮积累量分配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下,秸秆理论带入全氮养分量差异明显,且不同施氮水平的氮还田量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而逐渐上升,2017年,N300处理下氮还田量最高,为68.9 kg/hm~2,较N0、N360处理分别增加155.0%、15.2%;2019年,N240处理下氮还田量最高,为109.9 kg/hm~2,较N0、N360处理分别增加156.7%、33.4%。本研究以2017和2019年数据拟合方程,计算得出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后玉米最佳经济产量为13028 kg/hm~2,适宜氮肥用量为162 kg/hm~2。【结论】在吉林中部黑土区,多年连续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虽然年际条件、品种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依然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吐丝至乳熟期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本试验条件下保持产量水平12~13 t/hm~2的氮肥适宜用量为160~165 kg/hm~2。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转运及土壤氮素平衡. 侯云鹏,韩立国,孔丽丽,尹彩侠,秦裕波,李前,谢佳贵. 2015
[2]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杨建,于雷,张磊,谢佳贵. 2015
[3]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4]桦甸市不同玉米品种大面积示范效果研究. 王素芹,郑殿臣,李德陆,于永恒,于慧玲,徐秀杰,赵洪祥,方向前. 2019
[5]北疆冷凉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王惊宇,刘迎春,耿慧,张俊花,高海. 2024
[6]吉林省湿润区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孙宁,孟祥盟,边少锋,方向前,赵洪祥,张丽华,谭国波,闫伟平. 2017
[7]桦甸市不同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试验研究. 吕端春,方向前,刘庆君,于钟富,杜佃河,刘志友,万丹凤,张秀云. 2016
[8]播期对吉林省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魏雯雯,胡楠,胡文河,谷岩,曹玉军,吴杨,姚凡云,吕艳杰,谭国波. 2017
[9]吉林省东部坡耕地白浆土种植不同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王瑞荣,方向前,滕占春,张文君,张秀云,杨宝君,乔志一,钟彦涛. 2016
[10]桦甸市不同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刘云多,方向前,张德新,殷春红,段元才,石宝忠,王长江,杨焕茹,付稀厚. 2017
[11]玉米施N、K肥及密度的三因子试验研究. 边秀芝,任军,刘慧涛. 2005
[12]不同栽培方式下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累积特征. 陈子民,刘剑钊,蔡红光,闫孝贡,袁静超. 2016
[13]氮水平对不同时期盐胁迫下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晨,刘晓龙,李前,王洪君,王楠,凌凤楼,武志海,张治安. 2018
[14]不同施氮水平对朝鲜碱茅生产性能的影响. 赵明清,李淑香,齐宝林,周艳春,高国臣,徐安凯. 2006
[15]2005—2014年吉林省审定玉米品种统计分析. 陈达,李淑华,任军,荆绍凌. 2015
[16]201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报. 代玉仙,郭琦,杨琇涵,刘小丹,任军,李淑华,于明彦,徐国良. 2017
[17]桦甸市坡耕地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付稀厚,方向前,刘玉杰,张文军,杨宝君. 2015
[18]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品种产量研究. 方向前,邱萍,李姝,郑在环,殷春红,徐秀杰,张世忠. 2012
[19]美国先锋公司玉米品种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王楠,李穆,路明,高婷婷,郑淑波,张志军,刘文国. 2019
[20]桦甸市不同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于雷,高德全,方向前,赵洪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其节肥潜力的影响
作者:刘熙明;袁静超;梁尧;刘剑钊;任军;高强;冯国忠;蔡红光
关键词:还田方式;还田量;腐解特征;养分释放
-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全氮;团聚体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不同有机物料还田黑土土壤质量评价
作者:王艺霖;梁尧;蔡红光;徐康宁;张水梅;张畅;范围;袁静超;刘剑钊;任军
关键词:黑土;秸秆;畜禽粪肥;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数;最小数据集
-
玉米自交系在苗期耐低氮能力的鉴定与筛选
作者:武阳春;高婷婷;侯宗运;杜金洹;代玉仙;任军;靳一男;刘岩峰;徐国良;李穆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苗期;低氮胁迫;指标;筛选
-
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玉米钾素吸收特征及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作者:程松;王一莹;刘培兴;张水梅;张畅;刘剑钊;梁尧;袁静超;范围;李晓林;蔡红光
关键词:春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子粒产量;钾肥用量;钾素吸收量
-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分析
作者:王一莹;张畅;袁静超;刘剑钊;王乃卉;梁尧;范围;任军;蔡红光
关键词:农牧系统;农业绿色发展;氮磷利用率;NUFER模型;减施潜力
-
农业科学家精神特质与弘扬践行路径探析-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例
作者:董娜;蔡红光;马宇翔;郝文媛
关键词:农业科学家;农业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科研生态;农业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