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鲁传涛 1 ; 张忠山 1 ; 马奇祥 1 ; 何家泌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品种混植;白粉病;麦蚜;产量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5 年 10 卷 S1 期
页码: 100-1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多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对白粉病,麦蚜抗性模式不同的小麦品种混植和播种密度、施氮肥量、粉锈宁用量、抗蚜威用量对小麦白粉病、麦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混植对三个目标函数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效应.一次项回归系数分别为0.93,—790,17.39.对白粉病的效应高于播种密度,对麦蚜和产量的效应高于供试的所有其它显著因子.
- 相关文献
[1]减少底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次数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及产量的影响. 柳东阳,晁岳恩,姜军,吴政卿,杨攀,汪庆昌,李文旭,李巍,车军,雷振生. 2018
[2]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模式对麦蚜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 李素娟,刘爱芝,茹桃勤,武予清,韩松. 2007
[3]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 2012
[4]我国主要麦区101个小麦品种(系)的抗白粉病基因推导. 周益林,段霞瑜,宋玉立,何文兰. 2010
[5]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刘红彦,王俊美,高素霞,伊艳杰,王瑞,柴春月,许红星,徐红明,唐自阔. 2009
[6]2个小麦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鉴定. 王瑞,王俊美,伊艳杰,刘红彦,李洪连. 2007
[7]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库拓建及其应用. 吴政卿,雷振生,赖菁茹,杨会民. 2002
[8]小麦白粉病抗病新基因PmHNK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李春鑫,许为钢,王根松,胡琳,张磊,张建周,董海滨. 2009
[9]两个小麦生产品种抗白粉病遗传分析. 代君丽,刘红彦,王俊美,李洪连. 2011
[10]小麦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在河南的抗性评价及Pm2基因的标记追踪. 王俊美,王飞,宋玉立,康振生,刘红彦. 2009
[11]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宋玉立,何文兰. 1998
[12]大麦DNA导入小麦诱导抗白粉病变异的研究. 阎新甫,刘文轩,王胜军,胡学义,王西成. 1992
[13]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三个STS标记的实用性分析. 王俊美,柴春月,刘红彦,段双科,王振军. 2005
[14]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PCR标记鉴定. 王瑞,刘红彦,李洪连,王俊美,伊艳杰. 2007
[15]小麦农家种红蚰麦抗白粉病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 王俊美,康振生,刘红彦. 2009
[16]离体叶段鉴定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方法的研究.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 1999
[17]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3分子标记的初步鉴定. 柴春月,刘红彦,伊艳杰,王振军,王瑞,郅玉宝. 2006
[18]我国冬麦区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 王美芳,原国辉,陈巨莲,雷振生,吴政卿,杨攀,徐福新. 2008
[19]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麦蚜远距离迁飞前向轨迹. 武予清,蒋月丽,封洪强,刘顺通,曹雅忠. 2011
[20]不同药剂对麦蚜天敌昆虫烟蚜茧蜂的影响. 邱睿,郭梅燕,陈玉国,李成军,李小杰,白静科,李淑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二氯异噁草酮与3种封闭除草剂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作用
作者:吴仁海;义珊池;徐洪乐;孙兰兰;苏旺苍;薛飞;鲁传涛
关键词:多花黑麦草;封闭除草剂;二氯异噁草酮;协同作用
-
河南金银花叶斑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作者:李雪梦;李绍建;杨瑾;高素霞;文艺;秦艳红;刘玉霞;鲁传涛;王飞
关键词:金银花;叶斑病;多主棒孢;生物学特性;杀菌剂
-
河南省地黄病毒病病原鉴定及主要病毒的分子变异分析
作者:秦艳红;文艺;高素霞;张德胜;刘玉霞;刘永康;李绍建;赵正伟;王凤丽;王飞;鲁传涛
关键词:
-
牛膝枯萎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作者:王飞;杨瑾;李雪梦;赵莹;刘玉霞;秦艳红;高素霞;文艺;鲁传涛
关键词:牛膝;枯萎病;层出镰刀菌;病原鉴定;药剂筛选
-
油菜花叶病毒RT-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秦艳红;王凤丽;文艺;赵正伟;高素霞;张德胜;李绍建;刘永康;刘玉霞;鲁书豪;王飞;鲁传涛
关键词:地黄;山药;油菜花叶病毒;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快速检测
-
河南省山药病毒病病原鉴定及主要病毒的序列分析
作者:秦艳红;鲁书豪;王凤丽;刘玉霞;文艺;高素霞;李绍建;吴绪金;王飞;鲁传涛
关键词:山药病毒病;高通量测序;病原鉴定;复合侵染;序列分析
-
牛膝茎基腐病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作者:王飞;杨瑾;李绍建;高素霞;李雪梦;秦艳红;赵莹;鲁传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