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守林 1 ; 万素梅 1 ; 贾志宽 1 ; 王勇 2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紫花苜蓿;生长年限;环境因子;光合性能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08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62-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生长年限对苜蓿光合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2)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4)从苜蓿的光合特性综合分析,苜蓿的最佳利用期为6年。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地区果园土壤Cl~-迁移积累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郭全恩,王益权,郭天文,马忠明,刘军,南丽丽. 2009
[2]环境因子与胡麻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研究. 党照,张建平,王利民,赵玮,李闻娟. 2018
[3]半干旱地区环境因子与果园表层土壤水溶性Na~+累积的关系. 郭全恩,王益权,郭天文,马忠明,刘军,南丽丽. 2008
[4]扁桃与桃光合作用特征的比较研究. 潘晓云,曹琴东,王根轩,杨晓燕. 2002
[5]植物花青素合成与基因调控(英文). 马廷蕊,张金文,梁慧光,柳永强. 2012
[6]供氮水平对不同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晓静,刘艳楠,蒯佳林,齐敏兴,张晓磊. 2013
[7]施氮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氮积累及土壤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齐鹏,刘晓静,刘艳楠,郝凤,蒯佳林. 2015
[8]施肥与刈割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刘艳楠,刘晓静,张晓磊,齐敏兴,蒯佳林. 2013
[9]西北干旱灌区紫花苜蓿高产田施肥效应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于铁峰,刘晓静,吴勇,蒯佳琳. 2019
[10]河西灌区蔬菜地轮作紫花苜蓿的施氮效应及土壤碳氮特征. 吴勇,刘晓静,蔺芳,蒯佳琳. 2021
[11]庆阳市紫花苜蓿和燕麦推广利用现状. 梁万鹏,李世恩,贺春贵,何振富,张金霞,施海娜,耿智广. 2021
[12]硅对紫花苜蓿不同部位钾钙含量的影响. 陈子萱,田福平. 2011
[13]紫花苜蓿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梁万鹏,何振富,李晓莉,李世恩,施海娜,徐振飞,岳耀敬,卢曾奎. 2022
[14]硼锌配施对苜蓿矿质元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南丽丽,师尚礼,陈建纲,范俊俊,郭全恩. 2013
[15]硅对紫花苜蓿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陈子萱,田福平,时永杰. 2012
[16]硅对紫花苜蓿品质元素的影响. 田福平,张自和,陈子萱,李尚中,白斌. 2007
[17]硅对紫花苜蓿分枝数、开花数和结荚数及叶面积的影响. 田福平,张自和,陈子萱,李尚中,路远. 2007
[18]基于熵权法TOPSIS的不同品种苜蓿综合生产性能评价. 耿智广,曹宏,张金霞,窦晓利,李积友. 2024
[19]优良紫花苜蓿品种骑士t在庆阳市的适应性研究. 张金霞,窦晓利,耿智广,梁万鹏,韩庆辉. 2024
[20]硅对紫花苜蓿脯氧酸含量的影响. 陈子萱,田福平,时永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郭莹;化青春;虎梦霞;王勇;袁俊秀;杨芳萍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势和限制因素;全基因组选择;作物育种;展望
-
49个春小麦品种在甘肃河西灌区的表现分析
作者:郭莹;王勇;杨芳萍;刘忠元
关键词:种质资源;中澳春小麦;引种鉴定;河西灌区
-
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雨养农田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
作者:张建军;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王勇;李尚中;程万莉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耕作方式;有机肥;化肥;产量;生理指标
-
适宜穴播块数及种植密度促进黑膜垄作马铃薯节水增产
作者:王勇;高应平;党翼;石玉章;赵刚;李雪瑛;张建军;吴永斌;王磊
关键词:地膜;降水;垄;马铃薯;块数;密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黄土旱塬耕作方式和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建军;樊廷录;党翼;赵刚;王磊;李尚中;王淑英;王勇
关键词:黄土旱塬;耕作与施肥;冬小麦;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
-
不同用量有机肥对陇东旱塬黑垆土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作者:张建军;党翼;赵刚;樊廷录;郭天文;王勇;王磊;李尚中
关键词:黑垆土;有机肥;磷素有效性;无机磷形态
-
夏闲期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王磊;樊廷录;王勇;李尚中;赵刚;张建军;党翼
关键词:夏闲期;栽培模式;蓄水量;蓄水率;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