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储西平 1 ; 明亮 1 ; 苏小冬 1 ; 董红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苏科农化有限公司
关键词: 咪鲜胺;丙环唑;水乳剂;研制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0 年 02 期
页码: 122-1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确定了28%丙环.咪鲜胺水乳剂配伍。配方组成:丙环.咪鲜胺质量分数为28%;溶剂二甲苯质量分数为6%;表面活性剂1601、700、ML-100以质量比3∶2∶3复配,总质量分数为8%;乙二醇质量分数为5%;自来水质量分数为53%。用上述配方所制备的28%丙环.咪鲜胺水乳剂各项指标合格,并且经常温、热贮(54±2℃)14 d,未出现析油、分层现象,所制备的制剂黏度小、倾倒性佳,利于分装。其性能测试和药效试验表明,28%丙环.咪鲜胺水乳剂明显优于25%咪鲜胺乳油和25%丙环唑乳油。
- 相关文献
[1]28%丙环·咪鲜胺水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章稳宏,张春兰,储西平. 2011
[2]5%百里香酚水乳剂配方的筛选. 李敏,薛延丰,石志琦. 2015
[3]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缪康,束兆林,吉沐祥,赵来成,方继朝,张建华,费子华. 2010
[4]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研制及其应用. 储西平,明亮,董红,苏小冬. 2010
[5]1%蛇床子素水乳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陈浩,王春梅,石志琦. 2009
[6]丙硫菌唑与丙环唑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王兵兵,王陈斌,张新建,杨红福,徐超,张建华,朱凤. 2024
[7]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束兆林,杨红福,缪康,赵来成,姚克兵,于居龙. 2015
[8]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和氰烯菌酯的敏感性. 郑睿,聂亚锋,于俊杰,黄磊,俞咪娜,尹小乐,黄星,王亚会,郑梦婷. 2014
[9]甲基硫菌灵与咪鲜胺混合制剂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赵来成,束兆林,吉沐祥,缪康,庄桂花,张建华. 2009
[10]咪鲜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吉沐祥,陈宏洲,姚克兵,杨敬辉,王健,吴祥. 2013
[11]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研究及治理. 杨红福,吉沐祥,姚克兵,束兆林. 2013
[12]35%噻·咪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病虫害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英文). 姚善良,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孙星星. 2015
[13]藤仓赤霉菌的抗药性及对不同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庄义庆,缪康,束兆林. 2017
[14]咯菌腈、咪鲜胺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毛妮妮,吉沐祥,陈洪洲,吴祥. 2015
[15]井冈霉素和咪鲜胺混剂对2种水稻病原真菌的室内活性测定. 束兆林,潘以楼,吉沐祥,赵来成,缪康,庄义庆. 2009
[16]江苏镇江地区水稻恶苗病菌分离鉴定与对咪鲜胺的抗性分析. 周华飞,杨红福,陈宏州,束兆林,姚克兵,庄义庆. 2019
[17]上海地区草莓枯萎病病菌的鉴定及对4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许媛,成玮,颜伟中,肖婷,王建华,吉沐祥,杨敬辉. 2020
[18]咪鲜胺与丙硫菌唑混剂对玉蜀黍赤霉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尹升,陈宏州,杨红福,吉沐祥,庄义庆. 2018
[19]20%咪鲜胺·噻唑膦·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种传病害防治效果. 杨红福,束兆林,陈宏州,周华飞. 2018
[20]叶菌唑与4种杀菌剂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毒力及防效. 刘程程,孙海燕,张雯婷,储西平,明亮.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梨火疫病发生与防控进展
作者:刘凤权;明亮;赵延存;孙伟波
关键词:梨火疫病;发生危害;综合防控;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
叶菌唑与4种杀菌剂复配对小麦赤霉病的毒力及防效
作者:刘程程;孙海燕;张雯婷;储西平;明亮
关键词:叶菌唑;咪鲜胺;戊唑醇;联合毒力;田间防效
-
40%丙硫菌唑悬浮剂的研制
作者:明亮;孙以文;沈继东;陆凡;储西平
关键词:流点法;丙硫菌唑;悬浮剂;配方;助剂;悬浮率;热贮析水率;产业化生产工艺;产品稳定性
-
番茄灰霉病的拮抗菌筛选及分子鉴定
作者:刘程程;明亮;储西平;陈怀谷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鉴定
-
正交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水分散粒剂加工工艺简
作者:甘颖;石晓鹏;明亮;陆凡;刘永锋;陈志谊
关键词:正交试验;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B1619;水分散粒剂;加工工艺;含菌量
-
正交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水分散粒剂加工工艺
作者:甘颖;石晓鹏;明亮;陆凡;刘永锋;陈志谊
关键词:正交试验;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B1619;水分散粒剂;加工工艺;含菌量
-
机插秧稻田二次封闭控草应用技术
作者:邱光;李建伟;李永丰;沈素文;明亮;陆凡
关键词:机插水稻;杂草;二次封闭技术;防除效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