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素建 1 ; 郇聘 2 ; 刘保忠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笠贝;发育;整装原位杂交;酪氨酸酶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7-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软体动物初生壳形成是贝壳早期发育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初生壳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晰。本文从笠贝(Lottia goshimai)中克隆了一个酪氨酸酶基因(lgo-tyr1),聚类分析表明其与长牡蛎基因cgi-tyr1是直系同源基因。Lgo-TYR1的序列分析显示它具有两个典型的铜离子结合结构域和一个信号肽。通过整装原位杂交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检测到lgo-tyr1在担轮幼虫的圆形贝壳区以及紧邻的环状细胞带中表达,表明lgo-tyr1可能参与了担轮幼虫初生贝壳的生物合成以及贝壳区边界的确立。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皮胶原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与铜离子结合活性研究. 宋玉琼,胡晓,相欢,陈胜军,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马海霞. 2023
[2]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 吴立冬,刘欢,李晋成,付啸辰,宋怿. 2014
[3]海洋活性胶原肽的抗氧化性及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与初步分离研究. 宋永相,孙谧,王跃军,王海英,郑鸿飞,李伟. 2009
[4]不同体色鲤的生长、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含量及基因表达比较. 傅建军,朱文彬,罗文韬,王兰梅,罗明坤,董在杰. 2021
[5]温度对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的影响. 王兰梅,宋飞彪,朱文彬,董娟娟,傅建军,董在杰. 2018
[6]中国紫蛤的人工育苗. 吴进锋,陈素文,陈利雄,朱长波,奚祝生,庄娘惜. 2009
[7]Hox基因及其在软体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王师,杨志辉,李语丽,程陶然,刘平平,米雪,包振民. 2017
[8]亲本高温驯化和囊胚期热应激对刺参幼体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于姗姗,王青林,董云伟. 2015
[9]卵形鲳够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 蔡文超,区又君,李加儿,孙鹏. 2012
[10]尖吻鲈尾部骨骼胚后发育研究. 周胜杰,胡静,马振华,陈旭,杨其彬,杨蕊,刘亚娟,孟祥君. 2018
[11]Piwi-interacting RNAs在鱼类中的研究进展. 何晓旭,贾磊,张博. 2020
[12]斑节对虾CFSH基因的克隆及其多功能性探究. 庄明鸽,江世贵,周发林,黄建华,杨其彬,姜松,杨丽诗. 2020
[13]额尔齐斯河中的高体雅罗鱼胚胎和仔鱼发育观察. 韩豪祥,金洪宇,廉杰,马波. 2024
[14]淡水蚌类发生与发育研究进展. 陈修报,杨健. 2011
[15]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青龙斑)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 李加儿,吴水清,区又君,吕国敏,刘江华. 2016
[16]条石鲷早期鳞被的形成和初生鳞的发育. 区又君,李加儿,艾丽,王雯,李刘冬. 2016
[17]卵形鲳鲹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 蔡文超,区又君,李加儿,孙鹏. 2012
[18]4种饵料对玉足海参幼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严俊贤,赵旺,于刚,温为庚,张钰伟,黄星美,邓正华,董义超. 2023
[19]淡水鲳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研究. 张中英,黄忠志,廖朝兴,周瑞琼,刘绍平,张邦杰,吴达辉,游文章. 1991
[20]美洲鲥胚胎及仔稚鱼的发育. 洪孝友,朱新平,陈昆慈,潘德博,李凯彬.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