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凤云 1 ; 盛万民 1 ; 田国奎 1 ; 李庆全 1 ; 王立春 1 ; 徐洪岩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花药培养;双单倍体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08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140-143
摘要: 马铃薯花药培养在马铃薯育种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以杂交圃中77份亲本材料为试验材料,对花药高温前处理、培养基和基因型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花药培养对基因型有很大依赖性,不同基因型马铃薯愈伤诱导率范围是0.16%~9.50%,胚状体发生率范围是0.31%~15.63%。克97G8-4、讷16和白俄3的植株再生率范围为12.00%~23.08%,其余全部没有分化出植株。倍性鉴定表明:双单倍体的发生率为93.75%。诱导培养基以MS+0.5 mg·L-1 NAA+1.0 mg·L-12,4-D+1.0 mg·L-1 KT+0.5%活性炭+100 mg·L-1 AgNO3,即③号效果最好,植株分化培养基以MS+4.0 mg·L-1 GA3+2.0 mg·L-1 ZT+30 mg·L-1蔗糖+0.7%琼脂,即②号效果较好。高温预处理对胚状体的发生有利。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倍性育种优良育成材料鉴定评价. 沈艳芬,陈家吉,田恒林,盛万民,余柏胜,张远学,王尔惠. 2006
[2]红花亚麻诱导栽培亚麻产生双单倍体的研究. 程莉莉,Cheng Lili,Yu Ying,于莹. 2015
[3]花药培养在早粳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孙岩松,潘国君,张淑华,张云江,关世武. 1999
[4]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孙岩松,张淑华,张云江. 1999
[5]水稻花药培养方法改良探讨. 李大林,张云江,刘大力. 2000
[6]浅谈玉米单倍体的产生途径. 马兰. 2010
[7]寒地早粳花培育种研究进展. 冯雅舒,刘传雪,张兰民,王瑞英,张淑华,关士武,张云江. 2004
[8]玉米离体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 付迎军. 2004
[9]春小麦花培育种选材策略探讨. 韩玉琴,肖志敏,赵海滨,辛文利,刘文萍. 2001
[10]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利用. 李大林,张云江,付永明. 2001
[11]糖液预处理对提高玉米花培诱导率的研究. 付迎军,任海祥,白艳凤,王延峰,孙殷会,黄艳胜,邵广忠,孙广权. 2004
[12]黄瓜花药培养影响因素. 孟静静,司龙亭,李坤. 2012
[13]提高春小麦花粉植株诱导率的研究. 韩玉芹,于世选,赵日,刘文萍. 1991
[14]提高寒地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几个关键技术. 关世武. 2005
[15]寒地水稻花培育种研究. 潘国君,陈温福,冯雅舒,刘传雪,张兰民,王瑞英,张淑华,关士武. 2003
[16]从龙粳8号的选育看利用综合育咎技术实现多优集成. 孙岩松,潘国君. 1998
[17]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脂肪氧化酶(LOX)活性低的耐储小麦新品系. 赵远玲,谭巍巍,刘昭军,李铁,李冬梅,孙铭隆,高凤梅,王永斌. 2025
[18]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对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的抗病性评价. 单玮玉,徐永清,孙美丽,柴莹,宿飞飞,孙旭红,李秀钰,李磊,李凤兰. 2017
[19]硼钼营养对马铃薯鲜薯产量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李军,李祥东,张殿军. 2002
[20]对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的研究. 张静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3年我国马铃薯品种登记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庞泽;田国奎;王海艳;李凤云;潘阳;李明雪;王立春;魏晓双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登记;发展建议;展望
-
京尼平苷对盐碱胁迫下马铃薯试管苗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潘阳;王立春;田国奎;王海艳;李凤云;庞泽
关键词:盐碱胁迫;京尼平苷;马铃薯;渗透调节;抗氧化能力
-
玉米秸秆连年不同方式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作者:徐洪岩;郝玉波;张微;刘丽;张明爽;孔德崴;何长安;于倩倩;张树棣;钱春荣
关键词:秸秆还田;玉米连作;产量;根系;土壤微生物
-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作者:毛彦芝;孙贺光;李庆全;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闵凡祥;孙晶;宋晓宇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中心病株;遥感技术;分子技术;信息技术
-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克新40的选育
作者:李凤云;王立春;田国奎;王海艳;娄树宝;潘阳;庞泽;丁凯鑫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克新40;中晚熟
-
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龙薯14的选育
作者:高云飞;李庆全;王乔;牛志敏;南相日;张丽娟;盛万民
关键词:马铃薯;龙薯14;加工型
-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R8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抗性评价
作者:娄树宝;杨梦平;邢金月;翟玲侠;王辉;刘春生;王立春;宋继玲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分子标记;田间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