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肖艺 1 ; 曾令兵 1 ; 徐进 1 ; 周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病毒敏感性

期刊名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ISSN: 1674-7666

年卷期: 2012 年 08 期

页码: 767-77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锦鲤(Cryprinus carpiod)鳍条组织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系,已稳定传代60多次,命名为Koi-Fin。锦鲤鳍条组织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最佳培养基为MEME,最适血清体积分数为10%,最适培养温度为25 oC,群体倍增时间为43.5 h。该细胞经液氮冷冻保藏12个月后采用台盼蓝染色,约(80.21±5.84)%的细胞具有细胞活性,复苏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染色体分析显示,第16代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二倍体2n=100,第40代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2。病毒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Koi-Fin细胞系对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敏感,可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为107.86±0.51TCID50/mL。针对锦鲤疱疹病毒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可扩增出病毒靶基因片段。

  • 相关文献

[1]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张雪萍,曾令兵,陈倩,周勇,张琳琳. 2016

[2]匙吻鲟鳍条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肖艺,曾令兵,李晓莉,邹远超,周勇,徐进. 2010

[3]罗非鱼肾脏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赵建青,贾鹏,刘文枝,周勇,江南,范玉顶,易梅生,曾令兵. 2019

[4]鳜脑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病毒敏感性研究. 罗晓雯,曾令兵,江南,艾桃山,范玉顶,李波,谢德兵,孟彦,周勇. 2022

[5]锦鲤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陈凯,梁利国,谢骏. 2015

[6]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长鳍鲤、锦鲤和龙凤鲤的遗传多样性. 孙莉,杨国梁,王军毅,吴婷婷,张海波,吴添文,陈国宏. 2009

[7]葡萄糖酸铬对锦鲤血清中4种激素及肝胰脏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崔培,王景倩,程镇燕,牟希东,乔秀亭,孙金辉. 2018

[8]水晶彩鲫、红鲫和锦鲤的腹膜脏层黑色素观察. 徐伟,李池陶,曹顶臣,尹家胜. 2007

[9]优质锦鲤的繁殖和培育技术. 汪学杰,胡隐昌,牟希东,罗建仁. 2008

[10]人工诱导三倍体锦鲤繁育技术. 张宪中,傅洪拓,沈勇平,殷文健,包卫空. 2008

[11]锦鲤墨蝶呤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定位分析. 胡菊,冯彩,马晓,吴利敏,刘慧芬,宋红梅,胡隐昌,田雪,李学军. 2020

[12]锦锂抗寒品系的选育. 徐伟,曹顶臣. 2002

[13]锦鲤microRNA-137系统进化、靶基因验证及表达分析. 李俊茹,马晓,吴利敏,刘慧芬,石西,宋红梅,田雪,李学军. 2021

[14]锦鲤Hepcidin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英文). 马志宏,姜娜,邢薇,李铁梁,袁丁,李文通,李炯棠,罗琳. 2017

[15]不同体色锦鲤自交及红白♀*福瑞鲤2号♂杂交子代的生长与形态分析. 郭珺,陈小玉,史秀兰,罗明坤,林凯,董在杰. 2024

[16]红白锦鲤GTP环化水解酶1基因(Gch1)的表达及其进化分析. 李晓敏,李炯棠,肖贵宝,宋迎楠,王秀利,孙效文. 2015

[17]黑龙江地区锦鲤的饲养和抗寒研究. 徐伟,刘刚,赵吉伟,杜刚,刘波,祝景怀. 2000

[18]锦鲤疱疹病毒GZ1301株的分离与鉴定. 李莹莹,王庆,曾伟伟,潘厚军,王英英,刘春,梁红茹,石存斌,吴淑勤. 2014

[19]锦鲤冬季繁殖技术. 汪学杰,牟希东,胡隐昌,赖明信. 2012

[20]锦鲤摩氏摩根氏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陆小萏,邹为民,谭爱萍,梁爱玲.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