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中下游薯区品种区域试验概况和产业发展建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邱军 1 ; 李育明 2 ; 卢跃华 3 ; 王大一 4 ; 孙明芳 5 ;

作者机构: 1.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2.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

3.四川省种子站

4.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5.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薯;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品种管理;产业发展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5 年 02 期

页码: 17-18+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薯区基本情况、试验质量、产业发展状况和品种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大甘薯保健作用和产业发展潜力的宣传力度;稳定甘薯区域试验布局,提高试验质量;完善甘薯品种鉴定章程,树立行业威信;积极推广区域试验鉴定的优秀品种;提高对公益性育种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甘薯产业化相关技术研究的投入,投资培育甘薯龙头企业等建议。

  • 相关文献

[1]国家甘薯区试考察与产业发展建议. 邱军,房伯平,孙近友,刘玉恒,刘庆昌,张立明. 2004

[2]长江中下游薯区甘薯农户施肥现状调查分析. 张辉,贺娟,梁健,孙厚俊,唐忠厚,宁运旺,汪吉东,张永春. 2021

[3]长江中下游甘薯氮磷钾肥施用效果与区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张辉,谭诚,周晓月,马洪波,许仙菊,汪吉东,宁运旺,张永春. 2022

[4]甘薯育种与甘薯产业发展. 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平,李强. 2005

[5]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甘薯产业和学科发展. 蒋玉峰,马代夫. 2016

[6]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马代夫,李强,曹清河,钮福祥,谢逸萍,唐君,李洪民. 2012

[7]我国甘薯产业发展概况及政策建议——基于全国627户农户问卷调查. 钮福祥,马代夫,戴起伟,孙健,蒋玉峰,徐飞,岳瑞雪,朱红. 2012

[8]DTOPSIS法在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初探. 曹荣祥,戎新祥,庞廷峰,童晓利,王庆南,赵何娟. 1999

[9]甘薯品种产量性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贾赵东,谢一芝,尹晴红,郭小丁,嵇小琴. 2008

[10]江苏省水稻品种应用与推广的实证分析. 刘媛,朱方林. 2017

[11]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的灌浆速率及产量结构. 张平平,刘婷婷,马鸿翔,姚金保,耿志明,杨丹. 2012

[12]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的评价.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 2019

[13]苏皖鄂地区一季稻产量灾损的风险区划. 黄维,杨沈斌,石春林,于庚康,高苹,陈德,王萌萌. 2018

[14]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王书文,彭海刚. 2002

[15]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杨丹,姚金保,杨学明,周淼平,马鸿翔. 2015

[16]长江中下游集约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系统的研究. 钟小仙,顾洪如,江海东. 2003

[17]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辐射变化及其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宣守丽,石春林,金之庆,曹宏鑫,魏秀芳,王晶晶. 2012

[18]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的阶段性影响和适应性对策. 石春林,金之庆,葛道阔,苏高利. 2001

[19]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产量育种方向及策略探讨. 姚国才,马鸿翔,姚金保,张鹏,杨学明. 2010

[20]自然环境高温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结实率的影响及模拟. 宣守丽,石春林,刘杨,薛昌颖,张文宇,曹宏鑫.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