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喹烯酮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永涛 1 ; 郭东方; 齐富刚; 杨红; 艾晓辉;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建鲤;斑点叉尾鮰;喹烯酮;生长性能;抗缺氧能力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11-17

摘要: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饲料中添加3个不同含量(50、75和100 mg/kg)的喹烯酮来饲养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和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养殖周期为60 d,研究喹烯酮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抗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喹烯酮的对照组相比,添加喹烯酮的实验组中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速度加快,死亡率降低,饲料系数下降。当饲料中添加喹烯酮的剂量为75 mg/kg时,其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效率提高最佳(P<0.05),饲料系数最低,成活率最高。在75 mg/kg的喹烯酮添加量下,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的抗缺氧能力、血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均有提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喹烯酮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的作用呈现非剂量依赖性,而且添加75 mg/kg喹烯酮对其抗缺氧能力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建鲤和斑点叉尾鮰养殖中喹烯酮的最适用量为75 mg/kg。

  • 相关文献

[1]喹烯酮在建鲤和斑点叉尾鮰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刘永涛,郭东方,杨莉,杨红,袁科平,艾晓辉. 2009

[2]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鱼体肌肉组织中喹烯酮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同时检测. 杨莉,艾晓辉,袁科平,汪开毓. 2010

[3]喹烯酮在鲤和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杨莉,汪开毓,艾晓辉,袁科平,刘永涛. 2010

[4]斑点叉尾鮰家系育种核心群生长性能研究及优良亲本选择. 秦钦,边文冀,蔡永祥,夏爱军,孔杰,陈校辉,黄太寿,王明华,李潇轩,朱锡和,胡红浪. 2011

[5]不同方法制备的肌醇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生理和肠道炎症应答的影响. 罗晨皓,缪凌鸿,林艳,刘波,戈贤平. 2023

[6]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建鲤的适宜投喂模式. 王桂芹,芦洪梅,牛小天,李子平,韩宇田,何义进,赵朝阳. 2012

[7]建鲤遗传改良的初步研究. 朱健,王建新,龚永生. 2001

[8]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联用测定鱼血浆中喹烯酮的残留. Yin Yi,尹怡,李帆,Li Fan,Liu Shu-gui. 2012

[9]斑点叉尾(鱼回)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概述. 张林,孟彦,罗晓松,曾令兵. 2006

[10]斑点叉尾鮰下脚料鱼糜加工关键工艺与装备研究. Ouyangjie,欧阳杰,Zheng xiaowei,郑晓伟,Shen jian. 2011

[11]海豚链球菌兼职蛋白FBA的克隆表达、抗原性检测及免疫效果评价. 刘韬,陈德芳,段靖,王二龙,王亚军,汪开毓. 2018

[12]喹烯酮在草鱼血浆中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赵凤,刘永涛,胥宁,杨秋红,吕思阳,艾晓辉. 2014

[1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虾中的喹烯酮. 吴仕辉,郑光明,朱新平,陈昆慈,戴晓欣,潘德博. 2009

[14]HPLC-MS/MS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喹烯酮、喹乙醇和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 刘永涛,刘振红,丁运敏,艾晓辉,杨红. 2010

[15]喹烯酮在杂交鳢(斑鳢♀×乌鳢♂)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尹怡,李平杰,刘书贵,朱新平,郑光明,陈昆慈,潘德博,宋怿,王群. 2014

[16]喹烯酮在水产动物中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惠芸华,蔡友琼,于慧娟. 2012

[17]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血浆中喹烯酮的残留. 李帆,刘书贵,朱新平,郑光明,潘德博,宋怿,范华均. 2013

[18]超声辅助-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联用测定鱼肝脏中喹烯酮的残留量. 尹怡,李平杰,林晨,刘书贵,朱新平. 2013

[19]喹烯酮在草鱼体内生理药动模型的建立. 胥宁,刘永涛,杨秋红,艾晓辉. 2015

[20]斑点叉尾鮰致病菌株的鉴定及特性. 陈林,谭爱萍,邹为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