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永达 1 ; 张天澍 2 ; 常晓丽 2 ; 滕海媛 2 ; 沈倍峥 2 ; 胡亚萍 2 ; 吴昌坪 2 ; 王冬生 3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顺学院农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顺学院农学院

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顺学院农学院;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种群动态;害虫防治;杀虫剂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58-6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黄板监测、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以及8种药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春秋两季是发生高峰,春季发生量最大,设施栽培条件下最高可达33.14头/(d·板)。8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由高到底依次为:10%虫螨腈>20%呋虫胺>10%溴氰虫酰胺>20%啶虫脒>25%噻虫嗪>22%氟啶虫酰胺>22%氟啶虫胺腈>48%噻虫胺。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综合考虑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0%呋虫胺200 mg/L、10%溴氰虫酰胺50 mg/L和10%虫螨腈100 mg/L田间防效最好,药后7 d田间防效分别为94.81%、95.50%和90.94%。本研究筛选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可轮换使用,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提供了技术指导。

  • 相关文献

[1]黄曲条跳甲的发生和防治. 郑惠忠,吴世昌,沈忠良. 1993

[2]阿维菌B_2对四种节肢动物的毒力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 马承铸,蒋琳,顾真荣. 2000

[3]小猿叶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袁永达,张天澍,常晓丽,滕海媛,王冬生. 2019

[4]新农药氰氟虫腙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王冬生,袁永达,滕海媛,张天澍. 2009

[5]RNA干扰技术在昆虫学领域研究进展. 徐雪亮,王奋山,刘子荣,范琳娟,季香云,蒋杰贤,姚英娟. 2021

[6]信息化合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李龚,曾鑫年,王瑞霞,江俊起,马伏宁. 2008

[7]樟巢螟、樟叶蜂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 樊敏,徐薇玉,管丽琴,张菊元,金丹,沈国辉,钱振官,邓建宇,朱华芳. 2006

[8]萝卜蚜LeATPf基因的克隆及其RNA干扰制剂对萝卜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张浩,王金彦,赵杰,陈义娟,蒋杰贤,季香云. 2022

[9]生物农药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李明,刘彦文. 2011

[10]不同防治体系对秋季花菜主要害虫的控制效果与效益分析. 袁永达,王冬生,张天澍,滕海媛,常晓丽. 2013

[11]基因编辑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殷玥,李媛媚,黄娟,开振鹏,周昌艳,陈珊珊. 2017

[12]上海中华猕猴桃上的昆虫多样性研究. 张天澍,袁永达,常晓丽,滕海媛,王冬生. 2015

[13]农艺措施对线状匍匐茎蔗草发生的影响. 沈国辉,张士新,张建汉,李涛,冯丽菊,沈杰,钱振官,王风波,支凤高,孙永斌. 2009

[14]农艺措施对线状匍匐茎藨草发生的影响. 沈国辉,张士新,张建汉,李涛,冯丽菊,沈杰,钱振官,王风波,支凤高,孙永斌. 2009

[15]粘虫种群动态的计算机模拟. 王冬生,吴世昌,袁全昌. 1997

[16]棉青铃中红铃虫幼虫的种群动态和发生量预测. 袁全昌,吴蔚. 1987

[17]不同品系番茄对番茄刺皮瘿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梅玉,王冬生,袁永达,洪晓月. 2008

[18]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用对二点叶螨和斜纹夜蛾幼虫的联合毒力. 马承铸,顾真荣. 2000

[19]稻田常用杀虫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作用和田间药效. 温广月,张穗,罗明刚. 2011

[20]6种药剂防治芦笋蓟马的研究. 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滕海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