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燕棠 1 ; 贾晓平 1 ; 杨美兰 1 ; 全桂英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麻痹性毒素;贝类;来源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1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479-4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相关文献
[1]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贝类麻痹性毒素调查. 杨美兰,林燕棠,贾晓平,全桂英. 2002
[2]广东沿海牡蛎体的麻痹性毒素与评价. 杨美兰,林燕棠,全桂英. 1999
[3]贝类麻痹性毒素的昆明小鼠测定法若干问题探讨. 林燕棠,贾晓平,杨美兰,全桂英. 2001
[4]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5]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6]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以2006-2010年数据为例. 岳冬冬. 2011
[7]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LOU Xiao-Yi,娄晓祎,汤云瑜,TANG Yun-Yu,TIAN Liang-Liang,田良良,SHI Yong-Fu,史永富,XIAO Dong-Xue. 2017
[8]中国东部陆架海沉积有机碳研究进展:来源、输运与埋藏. 石学法,胡利民,乔淑卿,白亚之. 2016
[9]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的正构烷烃及其来源解析. 张倩,宋金明,彭全材,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曲宝晓,王启栋. 2017
[10]贝类生物毒素研究进展. 阮雯,纪炜炜,岳冬冬,方海,刘勤,王鲁军,王芸,张晓峰,陆亚男. 2017
[11]甲壳类水产品氨基脲残留来源研究进展. 程波,舒秀君,宋蓓,任源远,韩刚,穆迎春,马兵,宋怿. 2018
[12]大亚湾大鹏澳表层沉积物中PAHs特征及生态风险. 王鹏,林钦,柯常亮,李娟. 2010
[13]2015年春季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和来源. 张珊珊,线薇微,梁翠,沈志良. 2017
[14]广东典型湿地环境沉积物及鱼体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李海燕,赖子尼,曾艳艺,杨婉玲,高原. 2019
[15]鱼肉腥味物质的来源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吴燕燕,朱小静. 2016
[16]天然虾青素来源及分离的研究进展. 张晓燕,刘楠,周德庆. 2012
[17]南大西洋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风险评估. 杨佩华,朱志伟,徐亚岩,韩彬,杨东方,郑立,王小如. 2015
[18]桑沟湾沉积物有机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其来源解析. 聂梦晨,黄翠玲,隋琪,邹立,朱琳,孙雪梅,赵信国,夏斌,陈碧鹃,曲克明. 2022
[19]夏季桑沟湾养殖水域有机碳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夏斌,陈碧鹃,崔毅,崔正国,张旭志,刘淮德,丁东生,蒋增杰. 2013
[20]2008年秋季胶州湾两航次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初步探讨. 丁东生,石晓勇,曲克明,李克强,崔正国.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鲎保护相关法律制度与措施优化对策
作者:颉晓勇;贾晓平
关键词:
-
基于鲎试剂需求的中国鲎资源保护的迫切性研究
作者:颉晓勇;钟金香;关杰耀;贾晓平
关键词:中华鲎;鲎试剂;资源保护
-
基于水槽模型试验的人工鱼礁局部冲淤研究
作者:王佳美;唐振朝;丁玲;贾晓平;张钟哲
关键词:人工鱼礁;局部冲刷;水槽试验;礁体结构优化
-
濒危的中华鲎生路在何方
作者:颉晓勇;钟金香;关杰耀;徐竹青;李应仁;贾晓平
关键词:
-
人工鱼礁对中小型浮游动物昼夜变化的影响
作者:杜飞雁;王亮根;丁玲;宁加佳;李亚芳;徐磊;黄德练;贾晓平
关键词:中小型浮游动物;昼夜变化;人工鱼礁效应;防城港
-
水流作用下粉砂海床上人工鱼礁局部冲刷的模型试验与分析
作者:丁玲;王佳美;唐振朝;陈海刚;贾晓平
关键词:人工鱼礁;局部冲刷;水槽试验;数值模拟
-
人工鱼礁对防城港海域小型岩礁性鱼类诱集效果研究
作者:曾雷;唐振朝;贾晓平;于杰;陈国宝
关键词: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大小组成;空间分布;防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