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连生 1 ; 刘克明 1 ; 刘玉英 1 ; 苏海 1 ; 朱小阳 2 ; 吴全安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
关键词: 玉米青枯病;产量损失;抗性鉴定;抗性标准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1993 年 02 期
页码: 21-24
摘要: 1990—1991年,鉴定了57个玉米品种对青枯病的抗病性,并对22个品种进行了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穗粒重损失率(Pk)、百粒重损失率(Ph)与病株率(Ⅰ)均无相关性,得出了穗粒重损失率与百粒重损失率的关系公式。通过产量损失率分析,探讨了玉米对青枯病的抗病性及耐病性分级标准,筛选出27个抗耐病品种可为生产应用。
- 相关文献
[1]玉米品种(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产量损失研究. 王连生,刘克明,刘玉瑛,苏海,朱小阳,吴全安. 1993
[2]冀中平原甜高梁成株期蚜虫危害情况调查. 董立,马继芳,宋银芳,杜瑞恒,甘耀进,董志平. 2009
[3]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文丽萍. 2009
[4]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文丽萍. 2009
[5]黑麦秆蝇危害夏玉米的产量损失研究. 王永芳,李志勇,董志平,马继芳. 2020
[6]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石洁,张海剑,郭宁,李坡,王振营. 2016
[7]苗期食叶害虫危害夏玉米的产量损失评估. 王永芳,刘磊,李志勇,董志平,马继芳. 2021
[8]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石洁,张海剑,郭宁,李坡,王振营. 2015
[9]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邸垫平,苗洪芹. 2006
[10]河北省主推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鉴定及病情指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研究. 路银贵,邓风,苗洪芹,田兰芝,邸垫平,张增芬. 2007
[11]玉米感染弯孢菌叶斑病后叶片的光谱特征及产量损失.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6
[12]亚洲玉米螟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程登发. 2007
[13]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2025
[14]黄淮海抗大豆花叶病毒(SMV)育种现状与展望. 杨永庆,智海剑,张孟臣. 2014
[15]大豆品种对花叶病毒病株系SC3的抗性鉴定与农艺性状评价. 王静华,王凤敏,秦君,杨永庆,闫龙,刘兵强,谷峰,冯燕,张孟臣,赵宝华,杨春燕. 2019
[16]美国玉米自交系对4种病原茎腐病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金柳艳,李明顺,王志伟,石洁,郭宁,刘树森,张海剑. 2019
[17]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邸垫平,路银贵,张爱红,杨菲,田兰芝,苗洪芹. 2021
[18]不同鲜食葡萄品种对霜霉病菌的抗性分析. 陈展,魏建国,赵艳卓,牛帅科,杨丽丽. 2019
[19]河北省小麦种质穗发芽抗性鉴定. 张颖君,李洪波,孙丽静,胡梦芸,王培楠,李倩影,吕亮杰,张月辰,李辉. 2020
[20]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利用. 屈振刚,温树敏,赵玉新,高胜国,王琳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作者:李聪聪;王亚娇;栗秋生;纪莉景;王连生;孔令晓
关键词:玉米;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致病性;ITS序列分析
-
列当生防菌层出镰刀菌Br-1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田间防治效果
作者:王亚娇;纪莉景;栗秋生;肖颖;王连生;孔令晓
关键词:层出镰刀菌;发酵优化;培养基;防治效果
-
生物除草菌剂Br-2对番茄列当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亚娇;纪莉景;栗秋生;陈连芳;薛根生;王连生;孔令晓
关键词:生物除草菌剂;分枝列当;施用技术;防治效果
-
引起河北省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种类及其分布调查
作者:纪莉景;栗秋生;王亚娇;王连生;孔令晓
关键词:小麦;枯白穗;病害种类;分布
-
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施药时期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王亚娇;李聪聪;孔令晓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戊唑醇;施药时期;安全性
-
列当生防菌Br-2的DsRed红色荧光标记及定殖
作者:王亚娇;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孔令晓
关键词:列当生防菌;红色荧光蛋白;原生质体转化;定殖
-
多功能列当生防镰刀菌的筛选及种类鉴定
作者:王亚娇;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肖颖;孔令晓
关键词:弯管列当;生物防治;镰刀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