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下的双季稻生产效益(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春华 1 ; 马朝红 2 ; 胡柯鑫 1 ; 何云龙 3 ; 李万民 1 ; 褚飞 1 ; 杨曾平 1 ;

作者机构: 1.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3.湖南省安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双季稻;化肥氮钾优化施用;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7-25

摘要: 为探讨双季稻化肥氮钾减施技术及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双季稻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集成技术对双季稻产量、肥料利用效率、齐穗期剑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晚稻收获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集成技术能增强双季稻的光合效率,提高水稻产量,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且以T4处理(紫云英和秸秆还田替代30%化肥氮)的水稻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最高,土壤生物活性最强;与常规施肥处理T2相比,T4处理的2季稻谷总产量增长4.1%,其中早稻和晚稻分别增产6.3%和2.4%,齐穗期剑叶叶片Pn、Gs及SPAD值明显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

  • 相关文献

[1]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下的双季稻生产效益. 董春华,马朝红,胡柯鑫,何云龙,李万民,褚飞,杨曾平. 2020

[2]冬种绿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威,秦自果,耿明建,吴礼树,鲁剑巍,鲁君明,曹卫东. 2017

[3]鄂东南双季稻双机插栽培模式研究. 陈杰,夏贤格,陈展鹏,涂军明,曹志刚,张群,金红梅,程建平,张枝盛. 2020

[4]湖北省双季稻双季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 张枝盛,章桃娟,陈杰,翟中兵,程建平. 2022

[5]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双季稻双机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周继永,张枝盛,翟中兵,何德志,胡兵,刘茂春,刘桂生,王开进. 2023

[6]湖北省双季稻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游艾青,陈亿毅,陈志军. 2009

[7]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徐华山,李培德. 2010

[8]"早籼晚粳"双季机插周年氮肥高效运筹研究. 李阳,杨晓龙,汪本福,张枝盛,李进兰,程建平. 2021

[9]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双季稻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胡诚,孙斌,乐群芬,丁立成,郭小梅,乔艳,刘东海,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0]湖北省“早籼晚粳”双季稻机械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程建平,李阳,赵锋,陈少愚,汪本福. 2016

[11]苯噻酰草胺·乙氧磺隆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效果及对光照和养分的影响. 夏贤格,朱文达,李林. 2016

[12]小麦秸秆替代化肥钾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3]甲基磺草酮·五氟磺草胺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效果及对产量和光照、养分的影响. 曹坳程,朱文达,喻大昭,颜冬冬. 2017

[14]干旱胁迫对水稻农艺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综述. 杨晓龙,汪本福,李阳,张枝盛,李进兰,余振渊,程建平. 2020

[15]余江县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平,熊又升,王兴祥,梁圆. 2010

[16]不同施肥措施对黄泥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7]猪粪氮替代化肥氮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胡诚,张剑锋,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18]38%丙草胺·草酮微乳剂对水稻田主要杂草的防除及田间养分的影响. 涂爱萍,李林,安斌. 2015

[19]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乔月,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戴黎,张春华,邓超然. 2024

[20]垄作免耕影响冷浸田水稻产量及土壤温度和团聚体分布. 熊又升,徐祥玉,张志毅,王娟,袁家富,刘光荣,徐昌旭,毛创业.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