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万中义 1 ; 张亚妮 1 ; 张志刚 1 ; 王开梅 1 ; 杨自文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农药分中心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环已酰亚胺;标准样品;标样比对法;鉴定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3 年 52 卷 23 期
页码: 106-109+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新型农用抗生素的筛选工作中,对部分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放线菌提取物HPLC-MS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紫外吸收及质谱碎片等光谱学信息,根据天然产物数据库比对结果,疑为环已酰亚胺。将环已酰亚胺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分析,得到的紫外吸收光谱及质谱碎片信息与检测样品几乎完全一致。由此推断曾疑似未知的主要活性化合物为环已酰亚胺。采用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活性化合物进行鉴定,从而大大提高筛选效率。
- 相关文献
[1]拮抗放线菌WS-03030的分类鉴定及其抗菌成分的初步研究. 陈涛风,王开梅,万中义,杨自文. 2008
[2]WS-03574菌株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抗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张全,张遵霞,王开梅,杨自文. 2007
[3]农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张宁波. 2006
[4]非洲辣椒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姚明华,焦春海,王飞,李宁. 2012
[5]12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ISSR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李进波,牟同敏,方宣钧. 2002
[6]一种抗真菌抗生素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万中义,张亚妮,李万德,张志刚,朱睍,王开梅,杨自文. 2011
[7]国外辣椒种质资源鉴定及应用评价. 王飞,姚明华,李宁,焦春海,郭英,丁自立. 2011
[8]一株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张国强,刘海平,师俊玲,万中义,王开梅. 2010
[9]基于5S rDNA序列利用ARMS技术鉴定蜘蛛香(英文). 刁英,段卫涛,林先民,廖朝林,胡中立. 2010
[10]泰国辣椒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王飞,姚明华,焦春海. 2010
[11]地衣芽孢杆菌1801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王燕,王开梅,杨自文. 2007
[12]一株魔芋软腐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 吴金平,刘晓燕,张静柏. 2011
[13]铁皮石斛灰霉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 游景茂,郭杰,李哲,杨琴,段媛媛,郭晓亮,黄大野,邹庄玲,郭汉玖. 2019
[14]植物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刘艳丽,金孝芳,马林龙,曹丹,龚自明,焦春海,韦朝领. 2018
[15]棉花内生细菌HB3S-20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评估及其鉴定. 金利容,万鹏,黄薇. 2018
[16]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代F_1及其自交子代F_2胚胎发育的研究及鉴定. 袁勇超,梁旭方,田昌绪,严伟,蔡文静,窦亚琪,易提林. 2014
[17]民族药头顶一颗珠的文献考证与鉴定. 张嫚,李志勇,廖朝林,周凤琴,李彦文,崔箭. 2011
[18]湖北省一例猪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高婷,袁芳艳,刘泽文,刘威,周丹娜,杨克礼,段正赢,郭锐,梁婉,焦祖武,田永祥. 2018
[19]茶树果胶乙酰酯酶家族成员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艳丽,马林龙,曹丹,金孝芳,冯琳,龚自明. 2019
[20]水稻稻粒黑粉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王爱军,江波,富蓉,王娜,殷得所,李平,张靖,郑爱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JJYY防控土传病害效果评价及其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抗菌成分鉴定
作者:王麒;许婧霞;张亚妮;孙婧;张升潮;王腊;冯作山;易菊平;杨亚珍;胡洪涛
关键词:贝莱斯芽孢杆菌;土传病害;青枯病;抗菌活性;反相制备液相色谱;质谱
-
响应面法优化梨黑斑病生防链霉菌SZF-179发酵培养基
作者:刘芳;权婷婷;王开梅;石丽桥;温少华;张菲;杨晓平
关键词:链霉菌;梨黑斑病;发酵培养基;优化;响应面法;抑菌活性
-
产褐黄色链霉菌HEBRC45958菌株防控番茄棒孢叶斑病研究
作者:黄大野;余志斌;万中义;杨丹;李金萍;曹春霞
关键词:产褐黄色链霉菌;番茄;多主棒孢;防效
-
江汉平原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
作者:龙同;郑文廉;秦鸿德;别墅;廖先清;万中义;罗小康
关键词:江汉平原;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
-
琼脂扩散法用于放线菌源生防菌剂筛选的活性影响因素
作者:张志刚;王开梅;吴兆圆;万中义;方伟
关键词:模式靶标;生防杀菌剂;筛选;琼脂扩散法;抑菌圈;放线菌源
-
侧孢短芽胞杆菌在农业中的应用潜力
作者:刘芳;吴红渠;温少华;方伟;王开梅
关键词:侧孢短芽胞杆菌;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促生;非生物逆境抗性
-
生防链霉菌PBSH9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代谢物培养条件优化
作者:王丽玮;万中义;宋亚迪;修志君;于世成;杜美娥;张笑宇
关键词:马铃薯;生防链霉菌;马铃薯疮痂病;培养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