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密度对麦后直播棉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长琴 1 ; 刘瑞显 1 ; 杨富强 1 ; 李国锋 1 ; 沙安勤 2 ; 陈春生 2 ; 郭兆枢 3 ; 张素梅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

2.江苏省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江苏省兴化市荻垛镇农业服务中心

关键词: 麦后直播棉;密度;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1221-12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长江下游棉区麦后直播棉适宜的种植密度,以早熟棉中棉所50(CCRI50)为材料,2012年在江苏省兴化市和南京市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麦后直播棉CCRI50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群体果节量和成铃数影响较小,但对果节和成铃动态影响较大。高密度(兴化点1 hm275 000株;南京点1 hm282 500株)群体果节形成集中、成铃较早。种植密度亦影响棉铃的空间分布,低密度(兴化点1hm251 000株,南京点1 hm252 500株)群体外围铃和叶枝铃比例增加,影响棉铃集中吐絮;高密度(兴化点1 hm275 000株,南京点1 hm282 500株)群体棉株下部铃比例增加,外围铃、叶枝铃比例降低,优质桃比例高,纤维品质较优。实收籽棉产量表明,兴化和南京点麦后直播棉种植密度分别在1 hm257 000~75 000株和67 500~82 500株均可获得较高产量,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分别低于1 hm251 000株和60 000株时产量降低。综上所述,长江下游棉区,麦后直播早熟棉在高密度下(兴化点1 hm275 000株和南京点1 hm282 500株)更易获得高产和优质。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和缩节胺调控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和冠层特征的影响. 杨长琴,张国伟,刘瑞显,张雷,周关印. 2016

[2]施氮量对麦后直播棉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国伟,杨长琴,倪万潮,刘瑞显. 2016

[3]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镇麦16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 2013

[4]栽培密度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秀娟,糜林,章镇,渠慎春. 2011

[5]不同密度与施肥方式对淮麦1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周羊梅,顾正中,孙苏阳,王安邦,王永军. 2006

[6]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淮麦2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永军,孙苏阳,李海军,李丽丽. 2010

[7]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7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建栋,黄萌,孙华,陈培峰,宋英. 2017

[8]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高产品种'淮麦33'产量和品质的调控.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冷苏凤. 2019

[9]播期和密度对镇麦168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3

[10]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连麦2号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李筠,王龙,任立凯,刘耀鸿,曹卫星,戴廷波. 2010

[11]种植密度对徐淮地区牛蒡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冯营,胡新燕,孙亚伟,赵明明,李卫华. 2018

[12]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对淮麦2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倪向群,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 2007

[13]密氮组合对镇麦12号籽粒产量、品质和净效益的影响. 李东升,温明星,陈琛,柳聚阁,郭瑞,单延博,曲朝喜. 2019

[14]江苏沿海地区播期与密度对早熟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高进,蔡立旺,施洋,施庆华,王永慧,杨华,王为,孙艳茹,王海洋,陈建平. 2020

[15]不同密度对大棚芋头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蒋咏梅,陈红燕,黄春燕,殷剑美,张培通. 2023

[16]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生选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姜朋,杨学明,张鹏,杨丹,张平平,姚金保,马鸿翔. 2014

[17]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油14号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邱江,黄秀芳,戚存扣,孙敬东,陈新军,韩桂琴. 2006

[18]不同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对糯小麦宁糯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巧凤,田峰秀,付必胜,蔡士宾,吴纪中. 2016

[19]打顶剂对麦后直播棉产量构成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晓飞,王卫军,孙宝林,陈立昶,胡继超,崔小平. 2019

[20]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光合性能、生物量、氮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杨长琴,张国伟,刘瑞显,倪万潮,王致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