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永春 1 ; 汪吉东 2 ; 曹丙阁 1 ; 许仙菊 2 ; 宁运旺 2 ; 沈其荣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降雨;施氮量;水耕铁渗人为土;酸碱缓冲容量;酸化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2 年 49 卷 02 期
页码: 303-3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室内模拟研究3个pH梯度降雨和3水平的施氮量对水耕铁渗人为土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降雨及施氮处理土壤的酸度累积量为4.73~15.57 mmol H+每柱,分别以pH 6.5降雨和不施氮处理、pH 2.5添加高氮量(N2)处理酸化速率为最低和最高,相同pH降雨处理下,致酸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相同施氮下,不施氮处理土壤酸度累积随降雨pH降低而增加,但中施氮量(150 mg kg-1土)和高施氮量(300 mg kg-1土)下,pH 4.5处理土壤酸度累积量则小于pH 6.5处理;不同降雨及施氮处理NO3-淋溶致酸量为4.32~12.88 mmol每柱,NH+4淋溶消耗H+量为0.01~0.29 mmol每柱;正常酸沉降(pH 6.5)下,中施氮量和高施氮量处理致酸量都大于各梯度pH降雨的致酸量。以上结果表明,单施氮处理的致酸量大于单纯的酸沉降处理,而无论是降雨还是施氮,NO-3淋溶在加速土壤酸化进程中占主导作用。
- 相关文献
[1]降雨及施氮对水耕铁渗人为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 汪吉东,陈丹艳,张永春,宁运旺,许仙菊,张辉,胡永红. 2011
[2]中国几种典型土壤酸碱缓冲容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汪吉东,冯冰,李传哲,徐聪,吴迪,王磊,张辉,许仙菊,艾玉春,张永春. 2020
[3]桃园酸化土壤综合改良技术效果研究. 蒋红国,金军,谢鋆韬,张斌斌,王国宇,刘建国. 2020
[4]生物炭对茶园土壤酸性和土壤元素有效性的调节作用. 李荣林,黄继超,黄欣卫,黄东华. 2012
[5]长期施用尿素降低赤红壤旱地耕层pH的特征与预测.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张辉,张永春. 2022
[6]温度对厨余垃圾和人粪尿污水混合液的水解酸化影响. 许智,叶小梅,常志州,王世梅,杜小坤. 2011
[7]红壤关键带质子产生和消耗及其环境效应综述. 杨金玲,董岳,冯文澜,张昊哲,张甘霖. 2025
[8]2020年江苏省稻飞虱虫源地及暴发成因分析. 张国,朱凤,于居龙,张新凤,周晨,张建华,赵来成,姚克兵,焦杨,束兆林. 2022
[9]施氮量和收获期对饲用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ZHAO Hai-ming,赵海明,YOU Yong-liang,游永亮,WU Rui-xin. 2019
[10]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粳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董明辉. 2017
[11]耐盐植物海滨锦葵的引种和栽培研究. 尹金来,周春霖,洪立州,王凯,丁金海,王茂文. 2000
[12]麦秸还田与氮肥互作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 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韩立宇,乔中英. 2015
[13]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4]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15]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周炜,王子臣,薛新红. 2009
[16]苏棉15号大麦后地膜移栽配套技术研究. 潘群斌,蔡立旺,陈建平,卞加和,陈志元,丁大见. 2001
[17]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粳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胡曙鋆 ,徐大勇 ,杜永 ,徐敏权 ,王学红. 2004
[18]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与品质的调控作用. 沈明星,王海侯,施林林,吴彤东,陆长婴,陈凤生,孙华. 2009
[19]氮肥水平及运筹对太湖糯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培峰,乔中英,黄萌,王建平,朱勇良. 2010
[20]施氮量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海候,沈明星,刘凤军,吴彤东,姚月明,陆长缨,沈晓萍.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
作者:董岳;胡奕婷;张辉;徐聪;聂亚锋;马艳;汪吉东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土壤盐分;硝化作用;硝态氮淋失;氮素迁移转化
-
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夏玉米增产效果
作者:李丹;曹云;汪吉东;张晶;孙倩;龙玉娇;黄红英;徐跃定;靳红梅
关键词:土壤调理剂;玉米;养分;有机质;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
-
生物质炭和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土溶解性有机质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作者:梁栋;周巧林;张辉;马洪波;宁运旺;张永春;徐聪;焦加国;汪吉东
关键词:生物质炭;有机肥;溶解性有机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交互作用
-
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源库关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石琨;袁洁;叶佳敏;于倩倩;黄卉;汪吉东;朱国鹏;徐聪;张辉;张永春
关键词:甘薯;丛枝菌根真菌;源库关系;根际效应;养分吸收
-
甘薯连作障碍发生的土壤养分因素探讨
作者:许仙菊;姜晓蕊;陈丹艳;张永春;汪吉东;冯冰;钟月华
关键词:连作年限;甘薯;土壤养分;障碍因素;土壤酸化
-
假单胞菌与褐藻寡糖协同提高梨果实产量及品质
作者:朱芝宜;李培根;陆晓彤;贺菲雪;王中华;李晓刚;董彩霞;徐阳春;沈其荣
关键词:根际促生菌;生物刺激素;褐藻寡糖;梨;产量;品质
-
木霉生物有机肥对梨容器苗生长发育及根际关键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段京涛;李思东;李培根;姜柔;王中华;李晓刚;董彩霞;徐阳春;沈其荣
关键词:木霉;生物有机肥;梨;根际微生物;共现网络;随机森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