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玥 1 ; 王兴荣 1 ; 张彦军 1 ; 李永生 1 ; 祁旭升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ZmEIL2基因;亚细胞定位;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550-5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EIN3/EILs(Ethylene-insensitive proteins/ethylene-insensitive 3-like)家族蛋白是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主要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B73为材料,从中分离了乙烯信号转导相关的ZmEIL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ZmEIL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全长1,788 bp,编码595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63.81 kD,理论等电点为6.34,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ZmEIL2基因具有EIN3/EILs家族所特有的EIN3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ZmEIL2蛋白与高粱(Sorghum bicolor L.) SbEIL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和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EIL蛋白亲缘关系较远,且不同物种间存在明显的种属特性。亚细胞定位发现该基因同时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ZmEIL2基因在玉米苞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雌穗、雄穗和花丝,在穗位叶中的表达量最低。同时,ZmEIL2基因的表达受到脱水、PEG、ABA、高盐、高温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显著诱导,其中对PEG、ABA、高盐的响应较为强烈,同时叶片中ZmEIL2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茎和根系。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ZmEIL2基因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玉米逆境响应基因ZmGST23克隆和表达分析. 李永生,方永丰,李玥,张同祯,慕平,王芳,彭云玲,王威,张金文. 2016
[2]多胺氧化酶(PAO)调控光诱导玉米中胚轴伸长的生理机制. 张同祯,李永生,李玥,姚海梅,赵娟,王婵,赵阳,王汉宁,方永丰. 2016
[3]小麦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与表达分析. 万平,令利军,周文娟,张文俊,凌宏清,朱立煌,张相岐. 2004
[4]拟南芥内膜Na~+,K~+/H~+反向转运体研究进展. 王立光. 2019
[5]野生角瓜根结线虫抗性相关基因CmWRKY20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叶德友,姜野,王从丽. 2020
[6]灰葡萄孢菌诱导的百合转录辅激活因子LlMBF1a基因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 曹兴,张秀省,侯栋,隋娟娟,穆红梅,高祥斌,吕福堂,郭尚敬,王桂清. 2018
[7]油菜(Brassica napus)β-1,4-木糖基转移酶基因BnIRX14克隆、序列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董云,吴旺泽,靳丰蔚,方彦,刘婷婷,王毅,徐一涌,杨晓明. 2023
[8]拟南芥AtNHX5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组织定位分析. 李静雯,厚毅清,陈军,朱天地. 2019
[9]胡麻Δ9硬脂酰ACP脱氢酶(SAD2)基因的表达分析. 李闻娟. 2018
[10]亚麻生氰糖苷合成关键酶CYP79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齐燕妮,李闻娟,赵丽蓉,李雯,王利民,谢亚萍,赵玮,党照,张建平. 2023
[11]白菜型冬油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曾秀存,孙万仓,方彦,刘自刚,董云,孙佳,武军艳,张鹏飞,史鹏辉. 2013
[12]亚麻DM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李雯,赵丽蓉,张建平,刘自刚,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 2023
[13]亚麻PLA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赵丽蓉,李雯,王利民,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党照,赵玮,张建平. 2023
[14]拟南芥AtNHX6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立光,陈军,李静雯. 2019
[15]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研究. 罗进仓,陈家章,吴海霞. 2001
[16]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李秀君,杨封科. 2001
[17]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李秀君,杨封科. 2002
[18]玉米/蚕豆间作中的种间促进作用. 李隆,李晓林,张福锁,孙建好,杨思存. 2004
[19]河西灌区玉米免冬灌施水播种节水技术研究. 包兴国,舒秋萍,杨文玉,孙建好,刘生战,李全福. 2001
[20]间作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ZHANG Jiu-dong,张久东,包兴国,BAO Xing-guo,CAO Wei-dong.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不同大豆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
作者:李玥;王兴荣;张彦军;王红梅;祁旭升
关键词:大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蛭石法;发芽床;蛭石湿度;PEG-6000浓度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
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作者: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关键词:玉米;株高;穗位高;BSA混池测序;基因定位;功能分析
-
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陇豆5号选育报告
作者:李玥;王兴荣;张彦军;王红梅;杨显凤;吴文杰;苟作旺;祁旭升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陇豆5号;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