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离体小孢子培养技术培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兵 1 ; 付文苑 1 ; 赵利芬 2 ; 杨巍 1 ; 王青青 1 ; 瞿飞 1 ; 吴康云 1 ; 邓英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2.贵州大学

关键词: 叶用芥菜;耐抽薹;小孢子;双单倍体;倍性;秋水仙素;再生;嵌合体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00-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快速选育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种,以贵州本地资源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2个基因型为供体材料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2个基因型均诱导出胚,产胚量分别为29.5胚/蕾和15.6胚/蕾;选取子叶形胚接种到再生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形成再生植株,成苗率达88.33%。2个基因型诱导出的单倍体在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100.0 mg/L时加倍效率最佳,分别为52.00%、67.40%;对260株再生株进行倍性鉴定,检测到单倍体、双单倍体、非整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5种类型,其中,威宁青菜单倍体占87.50%,双单倍体占8.75%,其他倍性占3.75%;修文青菜单倍体占77.50%、双单倍体占17.50%,其他倍性占5.00%。不同倍性材料田间表现,单倍体无花粉,不结实,植株矮小;单倍体+二倍体嵌合体正常开花结实,植株长势强,但有部分空荚;非整倍体虽有花粉,但是结荚小,种子较小、不饱满,植株长势较弱;双单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嵌合体长势较好,有花粉,并且种子饱满,量多。因此,可先根据植株田间表现判断倍性,再选择性进行倍性检测。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威宁青菜和修文青菜优良叶用芥菜耐抽薹新品系,新品系均耐抽薹性强,分蘖性弱,纯合度100.00%,解决了常规种经常出现纯合度不够、田间表现不整齐、影响大规模生产的难题。

  • 相关文献

[1]叶用芥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赵夏云,邓英,陶莲,杨静,唐兵,吴康云,杨虎,谭明. 2017

[2]叶用芥菜的繁(制)种方法研究. 杨静,邓英,吴康云,赵夏云,唐兵,王维芳. 2017

[3]不同叶用芥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邓英,宋明,吴康云,郭惊涛,孟平红. 2010

[4]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2号”的选育. 郭惊涛,吴康云,邓英,孟平红,龙云春,吴秀刚,袁学华. 2012

[5]叶用芥菜新品种黔青1号的选育. 吴康云,郭惊涛,邓英,孟平红,袁学华,蔡炎. 2011

[6]叶用芥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吴康云,陶莲,李正丽,邓英,孟平红,赵大芹. 2011

[7]叶用芥菜叶缘裂刻的功能优势探究及其候选基因验证. 滕九翠,邓英,唐兵,陶莲,王青青,归俊娥,曹冰东,杨巍,李魁印,宋莉,付文苑. 2022

[8]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寿晓清,李燕,罗充,邓英,唐兵,付文苑,吴康云. 2019

[9]不同处理方法对耐抽薹大白菜亲本材料开花期的调控效应. 赵大芹,彭剑涛,林宏,祁斌,彭莉,李桂莲. 2014

[10]早春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周麟笔,潘业勤,赵大芹. 2016

[11]萝卜抽薹机制及耐抽薹种质资源选育的研究进展. 张万萍,李晓慧,马超,裴芸,邓代信. 2017

[12]耐抽薹大白菜新品种黔白10号的选育及反季节栽培技术. 祁斌,杨敏,赵大芹. 2015

[13]抗寒耐抽薹大白菜黔白8号的特征特性及反季节栽培技术. 谢双萍,赵大芹,李桂莲,文林宏,潘业勤. 2014

[14]抗寒耐抽薹大白菜新品种黔白8号的选育. 赵大芹,彭剑涛,林宏,谢双萍,董恩省,付纪勇,李桂莲. 2014

[15]不同采种方式对耐抽薹大白菜材料繁种产量的影响. 赵大芹,杨敏,文林宏,彭丽,彭剑涛,李桂莲. 2014

[16]耐抽薹结球白菜新品种黔白10号的选育. 赵大芹,林宏,彭剑涛,李桂莲. 2014

[17]耐抽薹大白菜早春露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李英,潘业勤,赵大芹. 2015

[18]微量元素肥对耐抽薹大白菜制种产量的影响. 周麟笔,马关鹏,赵大芹,杨巍,刘炼,赵夏云. 2022

[19]瓜类作物离体雌核诱导单倍体研究进展. 周霞,邓英,陈劲枫. 2020

[20]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技术体系的优化. 储玉凡,陈野,付文苑,姚培杰,张志琪,兰凯,余长春,万正杰.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